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

ID:52351851

大小:15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04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劝学》(荀子)1、《劝学》中“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2.《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观点相同。3、《劝学》中指出“_______,____”,强调空想不如学习。4.《劝学》中“_____,___”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5.《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2.《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劝学》中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空想不如学习。4.《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5.《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8、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荀子在《劝学》中运用比喻,从生活经验说起,表达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看得更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荀子在《劝学》中借

4、用“流水”来设喻,论述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1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善于“

5、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荀子在《劝学》中运用比喻,从生活经验说起,表达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看得更广阔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0、荀子在《劝学》中借用“流水”来设喻,论述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的语句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

6、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师说》(韩愈)1、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2、韩愈在《师说》中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在《师说》中

7、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4、韩愈《师说》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他认为“______,____”这样的启蒙教师不是自己所说的“师”。5、《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二)《师说》(韩愈)1、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2、韩愈在《师说》中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

8、“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韩愈在《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