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pdf

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pdf

ID:52356538

大小:1.04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pdf_第1页
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吕景荣: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干式气缸套在缸体中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措施吕景荣(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干式气缸套退刀槽在缸体中产生断台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关键词]千式气缸套退刀槽断台分析措施U刖舌气缸套在是发动机的心脏,它直接影响到整个机体的使用。气缸套在内燃机使用中,经常会遇到裂纹,如断台、圆周裂,甚至出现破碎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使机体损坏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干式套的断裂的原因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缸套的材质方面的原因。二是缸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因。三是缸套与缸体的配合达不到要求以及在安装和使用上不当。缸套断

2、台,顾名思义,就是缸套在内燃机缸体中安装或者装配、使用时,缸套的支承肩与退刀槽部位产生裂痕导致断裂。就产生断台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再对材质方面和装配以及使用上进行分析了。干式缸套加工过程中退刀槽的加工是否合格是产生断台最主要原因之一,其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气缸套的退刀槽深浅不一支承肩退刀槽的深浅直接影响缸套是否断台。退刀槽过深,导致强度下降;退刀槽过浅,R弧过小,容易造成缸体与缸套产生干涉和应力集中,活塞工作过程中作用于缸套的交变应力由支承肩与退刀槽相交部位断裂图I退刀深度过深图2退33槽深度过浅干式套退刀槽深度单边一般在0.05mm。0.15mm左右,当然不同的主机厂根据不同的缸体和产品设计来确

3、定。2气缸套退刀槽的R弧大小不合格支承肩退刀槽的R弧不合格,也是直接影响缸套是否断台。加工干式套精车退刀槽的刀具一般为立方氮化硼(CBN)刀具,此种CBN刀具是通过刃磨来进行切削,由于刀具刃磨过程中受到金刚石砂轮的开刃修整对刃磨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刃磨过程中刀具在砂轮的整个端面来回摆动以使砂轮表面消耗一致,但是实际上砂轮表面仍容易产生凹凸不平,需要经常修整,在这个过程中R弧的大小就难以保证,刃磨后的R弧大小大小不一。加工退刀槽后的R弧会出现大达lb4,的现象,甚至在1Ju-r_过程中还会出现不规则现象。干式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退刀槽处圆弧R过大,而圆弧R的中心超出了配合处外圆的表面,这时如遇倒角过

4、小的机体装配时,便产生干涉。装配后产生的干涉,安装缸盖后,都可产生压紧力与反作用力,两力之间都有力矩存在,都会使气缸套退刀槽处产生巨大的内应力,而引起气缸套从支承肩退刀槽处断裂。图3支承肩与退刀槽处R弧不规Ⅲ图4支承肩与退刀槽处没有l{弧内燃机与配件2014年第lO期3退刀槽刀具的更换频次不及时加工退刀槽使用刀具的更换频次也会影响其质量的。虽然CBN刀具的抗冲击性能好,耐磨性能好,使用时不崩刃,不碎裂,但是在高速切削时候还是会磨损的。为保证加工退刀槽的质量,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刀具更换频次进行明确的规定。要彻底解决掉干式气缸套支承肩退刀槽断台的问题,是要从多方面人手。一是在缸套材质方面加强缸套生产

5、厂家的把关,从材料、配料、工艺、缸套材质抗拉强度等方面层层人手,做好检验。二是重点在要保证缸套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这就必然要保证工艺和设备的精度,从而来保证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对配合外圆中心线的跳动等形位公差。三是要对加工退刀槽刀具的更换进行硬性的规定,刀具刃磨后,要加强检验把关,保证R弧的圆滑和统一性,还要严格的按照工艺进行加工。四是采用专用的退刀槽刀具进行加工,避免刀具刃磨过程中由于其它原因导致的的R弧不统一性和不规则性,进而影响退刀槽的加工。五是其它方面的原因。当今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气缸套断台的事故在内燃机厂家总有发生,这样直接影响缸套生产厂家的信誉,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我

6、们缸套生产厂家和主机厂共同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解决此问题也不需要太复杂,只要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应措施,寻找合适的方案并改进,是可以彻底的解决的。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积极会同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委,组织汽车、电力、电工等相关行业企业不断推进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

7、可以基本满足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国内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推动全球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协调发展。在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的电动汽车安全(EVS)和电动汽车与环境(EVE)两个工作组中担任副主席,承担着电动商用车和整车防水安全等内容的制定工作。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我国的直流充电方案已和美、日、欧等共同成为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并正在主导《电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