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

ID:52383304

大小:3.8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4-05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_第1页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_第2页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_第3页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_第4页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电路第4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变频器研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2、掌握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4、了解各种干扰,特别是混频器中所产生地各种干扰。3、掌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1、掌握非线性电路地主要特点与分析方法。4.1概述无线电元件线性元件时变参量元件非线性元件:元件参数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施于其上的电压无关。:元件参数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施于其上的电压有关。:元件参数按照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图5.1.1串联电路线性电路时时变线性电感电路时非线性电感电路时描述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方程式分别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和非线性微分方程。4.1概述分析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类

2、。4.1概述图解法:根据非线性元件的特性曲线和输入信号波形,通过作图直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解析法:借助于非线性元件特性曲线的数学表示式列出电路方程,从而解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图5.2.1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5.2.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与线性电阻不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一、非线性元件的工作特性图5.2.4线性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图5.2.5正弦电压作用于二极管产生非正弦周期电流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相比,波形不同,周期相同。电流中包含电压中没有的频率成分。二、非线性元件的频率变换作用传输特性:设:则中有:直流

3、分量;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组合频率分量:“非线性”具有频率变换作用。三、非线性电路不满足叠加原理三、非线性电路不满足叠加原理传输特性:设:则:叠加原理:4.3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常用的非线性元件的特性曲线可表示为式中a0,a1,…,an为各次方项的系数,它们由下列通式表示i=a0+a1v+a2v2+a3v3+…+anvn+…上述特性曲线可用幂级数表示为一、幂级数分析法若函数i=f(v)在工作点附近的各阶导数存在,可以在工作点附近展开为幂级数,即泰勒级数。工作点电流工作点处的电导工作点Q1:工作点Q2:在曲线上选择一个点代入方程,求解b2从频域考察非线性能够揭示非线性的频

4、率变换作用,因此,选择如下信号作为幂级数的输入电压。将和项展开,可得i=a0+a1v+a2v2+a3v3+…+anvn+…p+q≤nω0n最高次数为3的多项式的频谱结构图图5.3.3晶体三极管的转移特性曲线用折线近似信号较大时,所有实际的非线性元件几乎都会进入饱和或截止状态。此时,元件的非线性特性的突出表现是截止、导通、饱和等几种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二、折线分析法图5.3.3折线法分析非线性电路4.4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线性时变电路:指电路元件的参数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且这种变化与元件的电流或电压无关。一、时变跨导电路分析的情况下,工作点电压为:将集电极电流用

5、泰勒级数在点展开振幅较大的振荡电压与幅度较小的任意形式电压信号同时作用于调谐放大器的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若vs足够小,可以忽略上式中vs的二次方及其以上各次方项,将电压代人上式,得:当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一个非线性器件,其中一个振幅很小,处于线性工作状态,另一个为大信号工作状态时,可以使这一非线性系统等效为线性时变系统。图5.4.2晶体三极管差分对模拟乘法器原理电路二、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图5.4.3折线归一化电流与Z值的关系只有两个输入电压幅度较小,晶体管处于线性区时,乘法器才呈现理想特性。图5.4.6大小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性元件时的原理性电路四、开关函数分析法图

6、5.4.7开关的控制信号及其开关函数ω04.5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在保持相同调制规律的条件下,将输入已调信号的载波频率从fs变换为固定fi的过程称为变频或混频。(以调幅为例)在接收机中,fi称为中频。一般其值为其中fo是本地振荡频率。超外差式接收机1.定义举例经过混频器变频后,输出频率为混频的结果:较高的不同的载波频率变为固定的较低的载波频率,而振幅包络形状不变。图5.4.2变频前后的频谱图2.混频的实质线性频率变换频谱搬移设:3.混频器的性能指标A.变频(混频)增益: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Vim与输入信号电压Vsm的幅值之比。B.噪声系数:高频输入端信噪比与中频输出端信噪

7、比的比值。C.选择性:抑制中频以外的信号的干扰的能力。D.非线性干扰:抑制组合频率干扰、交调、互调干扰等干扰的能力。4.6晶体管混频器1.电路将集电极电流用泰勒级数展开时变电导v0vs中频输出电流:其振幅:2.变频跨导输出的中频电流振幅与输入的高频信号电压振幅之比。3.跨导与本振的关系图5.6.3混频管跨导随本振电压V0变化4.变频增益图5.6.1晶体管混频器的电路组态5.电路组态6.实际电路举例(图5.6.5某调幅通信机混频器电路)调谐于ωi调谐于ωs图5.6.6自激式变频器电路调谐于ωi调谐于ωs调谐于ω07.混频特点优点:有变频增益缺点:1)动态范围较小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