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pdf

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pdf

ID:52410513

大小:1.09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pdf_第1页
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和芦溪镇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变革■曾晔伍红英【摘要】福建土楼至今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建筑,且绝大多数保存完好,说明福建土楼在现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本设计尊重土楼文化的传承并对其进行了消化和吸收,根据居民的生活要求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在传承福建土楼文化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出了一份力量。[关键词】地域文化福建土楼店连宅新农村建设芦溪镇地处漳州平和县北部山区,与南靖县书洋镇和永定县湖坑镇交界。镇占地方圆311km2,其中山地256km2,耕地约22km2。芦溪镇于1958年开通了通往县城的公

2、路,改善了交通条件。到现在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且与相邻的南靖县和永定县也开通了县际公路。与周边的南靖县、永定县一样,芦溪镇也拥有历史悠久的土楼文化,镇内有两座极具代表性的圆形土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9年)“丰作厥宁”楼及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中最精致的楼“绳武楼”。“丰作厥宁”土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9年),历时40年才完工。土楼外径77m,底层墙面宽2米,楼共4层高19m,楼内房间55间半,鼎盛时期曾有近600人住在这里。1988年8月,同济大学考察队考察时,认定是“迄今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圆形土楼”。“绳武楼”是世界

3、遗产福建土楼中最精致的楼。“绳武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嘉庆至光绪五朝一百多年始建成。楼中共有二十四个开间,处处可见精美绝伦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仅木雕就有数百处且无一雷同,散见于屏风、壁橱、门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对联,又有飞禽走兽,诗画结合,动静相宜。一、设计过程1.项目概况项目用地位于平和县芦溪镇,位于旧镇区北侧,现状场地基本平整,周边道路正在施工中。本地块西傍309省道,南临芦溪旧镇区,为项目主要依托,可提供齐全的市政设施及公共配套;东、北侧均为山地,空气清新,景观资源极佳。综合项目周边资源,本项目可谓同时兼具了天

4、时、地利、人和。项目拟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根据芦溪镇的发展规划,在本镇北部建设一个集居住、商业、超市及市场为一体的新镇区。项目规划总用地86147m2,容积率1.23,建筑密度38%,功能定位为低层、小高层住宅及底商超市。2.设计理念考虑到芦溪镇福建土楼至今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建筑,绝大多数保存完好,说明福建土楼在现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尊重文化的传承并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并根据居民的生活要求进行现代化改造是我们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指导思路。同时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5、按照新时代的标准,结合地域文化,对农村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3.总体规划(1)规划定位本项目为新建农村住宅项目,功能定位于新农村住宅,拟依托周边现有配套基础设施,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且有着浓厚地域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农村住宅。(2)规划构思本项目设计从延续土楼建筑文化及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基础设施、道路及景观资源,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对现有地块进行分隔组合。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及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和布置,营造可持续性的绿色生态居住环境。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引入“店连宅”设计

6、理念(即底层设置商业店面及入口、厨房等,其他各层作为居住空间,通过一部室内楼梯可通达各层)形成一个个小居住单元。规划上将若干个居住单元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居住组团,组团的形制参考土楼的围合式设计,人员进出均通过围合的景观中庭。(3)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上将若干个组团沿北侧规划镇主干道设置,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街区;组团与组团之间是开放式的空间,人流可以自由进入,而组团内部的景观中庭则是仅供组团居民使用的半开放空间,从景观中庭进入各户的庭院,就属于私密空间了。用地南侧与旧镇区结合处由于地形较不规则拟布置多层商住楼,中部的三角地带用作中心广场,以满足

7、居住区住户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而这恰恰是当前芦溪镇吸引人气所缺乏的重要场所。中心广场西侧是公共配套设施集贸市场及超市,通过这两个目前芦溪镇还不具备的硬件打造一个芦溪镇的新的商、忆休闲巾心二蚓!思’㈠口1_引4.道路交通设计道路交通以结合现有施工中道路及镇区道路为主,主要打造内部道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以现修建中的北侧市政道路为依托,与原旧镇区道路相结合进行设计、调整,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道路进行联系,交叉口处设置新镇区入口广场,作为未来整个镇区的形象入口和景观入口,提升芦溪镇的整体形象。(2)以提升街区品质为目标,采取半人车分离的组

8、织形式。将每个组团的内庭院封闭,车辆不进入景观中庭,从而形成独立的内部景观空间。组团间道路则采用开放式设计,车辆可停在外围,通达性良好。(3)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外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