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教学课件.ppt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

ID:52419395

大小:1.4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6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_第1页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_第2页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_第3页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_第4页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赠花卿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赠花卿杜甫(唐)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500多首,有《杜工部集》,他曾在成都居住,写了很多与成都有关的诗,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纪念他的。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2、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成都的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的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3、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的花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成都武将花敬定成都的音乐赠花卿唐花卿:花敬定,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锦官城,指成都音乐形容乐曲的轻柔

4、悠扬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入云:飞入云端,指乐声高亢嘹亮。入江风:飘到江上,指乐声悠扬清越。[古诗今意]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内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经典赏析《赠花卿》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出自《杜诗详注》约作于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创作于盛唐时期,七言绝句。相传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某天在花卿的府上听到悠扬动听的乐曲,杜甫十分感叹,故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诗,称赞乐曲是人间难得一闻的天上仙乐。《赠花卿》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

5、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这首绝句是为赠送花敬定而作,内容是赞美花家所演奏的音乐。其中“半入江风半入云”是点睛之句,它不但写出了音乐从城中向空中、郊外的弥漫,写出了花家音乐的繁盛,更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乐之美。整首诗围绕音乐,或作具体形象的描述,或记述自己的遐想,有虚有实,巧妙地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前两句写见闻,从侧面反映出花敬定享乐无度,肆无忌惮。后两句写感受,看

6、是称赞乐曲如同仙乐,实则暗示花敬定已经越轨了,用了只准皇帝听的音乐。资料拓展1:花卿:花敬定,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判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纵不法,放纵士卒明目张胆抢夺掳掠。而且还目无朝廷,目无国法,违规享用天子音乐。资料拓展2:唐朝有明确的国家法令,有的音乐只允许帝王之家拥有,如果有人私自享用了,那其就是目无国法。锦官城武将花敬定因平叛有功,曾放纵部下大肆掠夺东蜀。他本人更是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歌舞升平。杜甫赠送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把握主旨通感,就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

7、、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比如: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3、你笑的很甜。本诗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就用了通感的修辞。“锦城丝管日纷纷”,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看的见摸的着的具体事物,这里却用来比作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悠扬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

8、入云”也是采用通感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家宴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