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ID:5241968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6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1页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2页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3页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4页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摘要:以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0863A及其相应保持系0863B的花蕾、盛开花朵和叶片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及SOD、POD酶活性水平。结果表明,在芹菜不育系的花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保持系,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低于其保持系。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保持系,但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不育系高于保持系。SOD酶活性在花器官中不育系较低,在叶片中则是保持系较低。POD酶活性在盛开花朵中不育系较高,达到保持系的2.02倍,而在花蕾和叶片中不育系却比保持系低很多。关键词:芹菜;

2、雄性不育系;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SOD;POD;叶绿素中图分类号:S636.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8.00110芹菜是伞形花科二年生蔬菜,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芹菜为复伞形花序,花小、量大、花期长而分散[1],人工去雄杂交很困难,杂交率不高[2]。以雄性不育系做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可免除人工去雄过程,提高杂交率,许多作物已经成功应用雄性不育系开展杂交育种,选育出大量一代杂交品种[3-4]。目前,国内外发现并公开报道的芹菜雄性不育系还很少,国外报道的一例是由Orton等人于1982年在野生芹上发现的核不育材料MS1[5

3、],国内报道的2例分别是由笔者于2002年在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核不育系01-3A[6]和利用两个芹菜变种进行杂交,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的胞质不育系0863A[7]。我们对核不育系的研究相对较多[8-10],并且已经利用核不育系杂交育成两个芹菜一代杂交新品种[11-12],对胞质不育系0863A的研究则刚开始。本试验以现有芹菜胞质不育系0863A及其保持系0863B为材料,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两者之间差异,进而揭示胞质雄性不育发生机理,为今后芹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芹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0863A及其相应保持系0863B。所用材

4、料于2011年9月上旬播种,11月初在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阳畦内按照10cm×10cm株行距进行分苗,越冬期间分别适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进行保温,翌年3月下旬,当秧苗已经通过低温春化后进行定植。1.2试验方法1.2.1取样方法106月中旬,选取处于2级花序盛花期的不育系0863A及其保持系0863B各5株,分别从各个种株上剪取直径约为1mm的花蕾、完全开放的小花和花序下部第一片嫩叶作为3种不同测试样本,每种样本分别取样约10g,马上放入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分别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种株的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1.2.2测试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采用蒽酮法;脯氨酸测定采用茚三酮法;叶绿素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采用氮蓝四唑法;过氧化物酶(POD)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具体测定方法均参照文献[13]进行,设3次重复。2结果与分析2.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1数据显示,不育系0863A花蕾内蛋白质含量只有保持系0863B的84.0%,差异极显著;盛开花朵内蛋白质含量是保持系0863B的88.4%,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叶片内蛋白质含量二者几近相同。不育系和保持系相比,3个取样部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也有所不同,不育系变化较为剧烈,而保持系相对平缓。2.2可溶性糖含量10表2数据显示,可溶性糖含量在芹菜不育系0

6、863A及其相应保持系0863B种株上的3个不同种取样部位测定结果相差很大,正在开放的花朵内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花蕾内含量次之,叶片内含量最低。在花蕾和盛开花朵内的可溶性糖含量都是不育系0863A极显著低于保持系0863B,而在叶片内则是不育系0863A极显著高于保持系0863B,说明芹菜雄性不育系0863A可溶性糖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代谢方式与保持系0863B存在很大不同。2.3脯氨酸含量从脯氨酸含量绝对值来看,在芹菜种株的3个不同取样部位中,不育系都极显著地低于保持系(表3)。从3个部位的脯氨酸含量变化还可以看出,盛开花朵内脯氨酸含量最高,不育系0863A盛开花朵脯氨酸含量大约是叶片和花

7、蕾内的1.9倍,保持系0863B大约是1.2~1.5倍,说明在开花过程中,不育系的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要大于保持系。2.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由表4可知,不育系SOD活性在盛开花朵中极显著低于保持系,活性水平只是保持系的63.5%;在花蕾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叶片中则正好相反,不育系SOD活性高于保持系43.9%。从SOD活性水平变化来看,不育系的SOD活性水平相对保持系而言,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