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拌砂浆性能分析.pdf

湿拌砂浆性能分析.pdf

ID:52427767

大小:585.8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湿拌砂浆性能分析.pdf_第1页
湿拌砂浆性能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湿拌砂浆性能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湿拌砂浆性能分析秦新程(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东深圳518031)[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建筑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湿拌砂浆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对于建筑业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湿拌砂浆的发展现状出发,并详细分析了湿拌砂浆性能以及其优势。[关键词]湿拌砂浆;干混砂浆;节能减排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2-0020一02湿拌砂浆是一种湿拌混合物,将砂浆的各种成分水泥、细集料、外加剂和水以

2、及根据性能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放人专用容器储存,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近些年来湿拌砂浆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干混砂浆具有巨大优势¨j。因此,了解湿拌砂浆的发展现状,探析湿拌砂浆性能以及相对与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其具有的优势,以促进湿拌砂浆更好的发展与应用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湿拌砂浆的发展现状湿拌砂浆发展由来已久,其起源于19世纪,但是一直发展缓慢,直到二战结束后,由于欧洲重建的需要,有着大量建设工程,而当时又面临劳动力短缺、工程质量要求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才开始对湿拌砂浆进行系统全面的

3、研究以及推广应用。随后欧洲各国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使得湿拌砂浆很快在欧洲得以推广开来。我国湿拌砂浆的发展和应用相对西方国家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资源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推行节能减排,强制推行湿拌砂浆,使得这几年,我国湿拌砂浆的发展以及推广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湿拌砂浆在我国的发展还是非常不足的,虽然成绩斐然,但是也任重道远。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国家大力对全国100多个城市推广预拌砂浆,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到了2012年为止,我国的预拌砂浆的使用比例仍然不足10%,而其

4、中大部分还是干拌砂浆,这相对于巨大的现场搅拌砂浆市场来看是严重不足的旧J。.20.2湿拌砂浆性能及其优势湿拌砂浆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劳动强度。其性能上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也有着巨大的优势,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关于湿拌砂浆性能的一些看法,具体有以下几点:2.1施工质量方面砂浆在工程建筑的用途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用途对于砂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配合才能确保这些性能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湿拌砂浆采用的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方式,有着成套的设备、固定的程序和科学的生产流程,可以科学合理

5、的配合比、准确的进行材料的计量,还有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品质合格,保证湿拌砂浆的质量。但是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却因为各种原材料添加质量的随意性较大,以及材料选用的差异性等因素无法保证砂浆的各项性能,影响砂浆的质量。2.2施工环境方面湿拌砂浆采用的工厂化集中生产模式,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堆放各种原材料,大幅度减少砂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还避免施工想唱的因为砂浆拌制过程中产生尘土飞扬等环境问题,没有废弃产生,减少环境污染。这一点是现场搅拌砂浆所无法做到的,而且很多搅拌设备还会发出很大的噪音给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造成很大影响。2.3施工灵

6、活性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由于其品质少,施工性能较差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下转第26页)对较宽的宽度,使得保护建筑和遗址文物有着一定的距离,对天然地基加以采用,四边的落地情况,就要对较大承载力的出现加以避免。屋面的建筑作为遗址的重要活动空间,结合普通钢框架结构,并对压型钢板直接的进行铺设,将现场大规模支模工作避免。3.2遗址展示的保护室外遗址回填保护的过程中,结合架设栈道的方式,对考古发掘场地状况加以保持。流线展示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游客有着相对完整和清晰的历史信息。其遗址大厅室内透视图如图1所示。图

7、1遗址大厅室内透视图3.3地形的合理利用地形利用和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依据于遗址附近的地形情况,保证有着真实性的地形,借助于场地的高差变化,对室内外遗址公园丰富的环境进行塑造,结合一定的历史特征,对空间氛围进行营造。4结语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要结合历史时代的信息,同时也要依据于文化现象,实现文化意蕴的充分体现,在和历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做好建筑结构的保护和遗址的展示,合理的开发利用地形结构,进而展现将遗址博物馆的伟大魅力充分体现。参考文献:[1]单霁翔.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

8、,2011(1):3—26.[2]程睿.以晋国博物馆为例谈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