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

ID:52429455

大小:250.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_第1页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_第2页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_第3页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_第4页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统一增长理论的解释1,2汪川(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北京100818)[摘要]近年来,工业革命及其起源的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在这个背景下,统一增长理论(UnifiedGrowthTheory)结合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史等多门经济学分支,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分析范式。该理论能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下描述工业革命过程中人口、技术、教育以及收入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互相作用,并较合理地解释了

2、一个经济体如何从马尔萨斯均衡发展到长期增长的工业化均衡。[关键词]工业革命;马尔萨斯陷阱;经济增长;统一增长理论[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2001705一、引言[1]工业革命是人类经济史上经济起飞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Maddison(2001)所观测到的数据,在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的产出水平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人均生活水平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后的短短200年之内,世界的人口和产出都急剧上升,人均收入和人们的生

3、活水平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可以说,工业革命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问题一直是经济史分析和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随着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复兴,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工业革命的历史和工业化问题。近年来,统一增长理论(UnifiedGrowthTheory)以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结合了多门经济学分支来解释工业革命及其起源,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分析范式,以分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人口、教育以及收入模式的深刻变迁。这一领域的研究集中了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史

4、等诸多领域,因此被称为统一的增长理论。二、统一增长理论的理论基础工业革命以人类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本质性变化为重要特征,因此,对工业革命的研究就离不开对生育决策、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该类文献构成了统一增长理论的理论基础。总结起来,这类文献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范式。1.要素因果循环论要素因果循环论突出了工业革命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规模等因素互相作用关系。[2]Becker和Barro(1988)对此作了开创性研究。在他们的论文中,经济中的生育率被看作是父母最大化[3]效用的选择结果。在

5、贝克尔和巴罗的模型的基础上,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等强调了生育决策和人力资本投资外部性的循环因果关系。他们认为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外部性,当人力资本积累到一个临界值之后,人力资本的投资所体现的规模报酬的特点,就会使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消费者的主观贴现率,这样经济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就得以进行。在他们的模型中,人口的数量质量选择使模型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均衡状态:一个是以停滞不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居高不下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前工业化均衡,而另一个则是以高收入和低人口出生率为标志的工业化均

6、衡。与贝克尔和巴罗不同,Kremmer[收稿日期]20100914[作者简介]汪川(1982-),男,辽宁鞍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17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4](1993)强调了人口和技术进步的因果循环作用。克莱默认为人口的增加会促进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通过收入的提高导致人口的增加,人口和技术的因果循环就使经济从一个低人口低收入的均衡,跨[5]入高人口增长、高收入的均衡。在Kremmer(1993)的基础上,Luc

7、as(2009)对人口和技术进步的关系做了进一步阐释。卢卡斯指出,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出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根源在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亦即新的创意流(IdeaFlows)的不断涌现。卢卡斯进而指出,这种创意流的持续涌现是由于工业革命后受过教育的普通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这种人口的规模还在持续快速上升所导致的结果。2.内生技术替代论与因果循环论不同,技术替代论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是现代技术对传统技术内生替代的结果。内生[6]技术替代论始于Goodfriend和McDermott(1995)对人口与经济

8、结构变迁关系的分析。他们认为,由于工业部门存在规模效应,劳动力会不断地向工业部门转移,同时,工业部门的规模优势也会随着劳动力的迁[7]入而逐步趋强。与Goodfriend和McDermott(1995)的研究类似,Hansen和Prescott(2002)使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的模型来描述经济中由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Hansen和Prescott假定了经济中存在两种技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