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

ID:5244361

大小:50.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2-06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_第1页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_第2页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_第3页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_第4页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和实现  [摘要]基于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理论,通过相关文献及研究的查阅,首先分析了现有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课程单向性、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学习评价缺乏真实性、学习方式缺乏灵活性;设计了一个适合各种学习终端接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实时互动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内容运营平台、实时服务平台和终端服务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然后对教学节目单管理、协作平台、版权保护三个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学习者身份确认、学习注意力监测、插播测试及评价的功能模块,为开放课程学习的学分认证和认可做好技术准备,最后探讨了平台的应用情境与方式

2、。[关键词]云服务:网络教学平台: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3-0071-0826近年来,云计算和云服务成为热点,云平台是将原本分散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的大集中,通过网络送达服务给终端,这个网络包括具体的网络和承载其上的用户端工具,云平台提供的服务是颗粒化的,具有可计量可收费等特点。这正是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要长期发展和生存必须具有的特性。网络教学平台需要具有可统计、可计费的自运营能力,才能真正从一个小范围的互联网小组讨论平台,走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社会服务平台,得到资金投

3、入、大众的关注以及业务的承载。本文提出的实时互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是在分析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四点问题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适合各种学习终端接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实时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对该平台的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三个功能模块,为开放课程学习的认证和认可做好技术准备,最后探讨了平台的应用情境与方式。一、问题的提出利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是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讨已经沿用了数百年的夸美纽斯提出的现代教育方式是否还适合今天互联网时代社会和行业分工突飞猛进的现状。夸美纽斯的现代教育体制以“班级授课制、标准化考试、固定学制”为特

4、征,现在已经被众多教育理论和实践所突破。通过网络的教学模式,可以扩大学习空间,改变信息传递方式,是目前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了知识单向传递到多通道习得,变接受式学习内容为主的教学为发现式学习为主,由此衍生了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等教学模式。26从20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了对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为数众多的理论学说。魏德迈认为,独立学习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教育的方式。独立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目标、自我安排的、个别化的学习。迈克尔·穆尔认为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三要素为教师、资源和学生,他于1989年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5、,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交互。霍姆伯格认为,远程教育是一种师生分离的非连续面授教育。他提出可以将交互设计到教学材料中,也就是他称之为的“模拟交互”(Homberg、1989)。德斯蒙德·基更博士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D-learning(DistanceLearning)、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M-learning(MobileLearning),他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26终身教育观念和大多数现代哲学思想及教育思想一样可以上

6、溯到二战前、近代、古代,找到自己的渊源。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描绘幼儿教育蓝图的同时,明确分析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和课题,并主张学习的程序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继续到成年。陶行知在1935年提倡社会大学时说。人从生到死。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人从16岁到40岁。至少应该继续努力学习等等。早在《1919年成绩》(在英国召开的会议总结)中,首先提出终身教育概念。实施开放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

7、教育的互通架起桥梁,同时在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开放终身教育中。成为促进人的发展和构建知识社会的强有力工具。同时开放课程项目能使学习者真正体验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放课程体现了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它使知识成为公共的财富。26笔者通过相关文献及研究的查阅,自2003年至今,网络教学平台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汪晓霞、张晓栋(2010)基于web2.0的校园网进行互动教学平台设计,指出了个性化个人空间、教学Tag专区、教学扩展功能专区、校园动态展区等模块以实现互动式教学H,王志军、余胜泉(2012)从用户体验和教学可用性出发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

8、SA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