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

ID:524696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_第1页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_第2页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_第3页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_第4页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济三煤矿十四采区含水层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济三煤矿十四采取主要的含水层特征,并分析了含水层对煤炭开采可能存在的威胁。关键词:含水层;十四采区Abstrac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economicthreecoalminefourteentaketheaquiferofthemainfeatures,andanalysisoftheaquiferofthecoalminingpossiblethreats.Keywords:aquifer;fourteenm

2、iningarea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十四采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侏罗系上统蒙阴组、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及奥陶系中、下统。含水层根据钻探、电法和生产实际揭露资料,采区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砂砾层含水层(组)、上侏罗统砂砾岩含水层、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简称3砂)、太原组三灰、太原组十下层石灰岩、奥陶系灰岩。(1)第四系砂砾层含水层(组)6采区内第四系厚183.00~204.

3、30m,平均193.20m,属冲积湖积相地层,由砂层、粘土层及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等相间沉积组成。主要含水层为砂砾层,上部为黄褐色,透水性好;下部为灰白色,结构紧密,透水性差。根据岩性、颜色、物性特征以及富水性的差异,第四系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厚56.10~89.60m,平均70.33m(13孔),含砂层4~12层,砂层较纯,以黄褐色为主,结构松散。下段主要由灰绿、灰白色砂砾、粘土质砂砾、粘土、砂质粘土等组成。第四系底部,大部分地段分布一层0.40~27.60m的粘土层,平均厚6.44m,对第四系砂砾

4、层水下渗补给基岩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采区范围内未有抽水试验钻孔,据井田内抽水资料,水位标高+32.48~+33.40m,单位涌水量0.4895~6.2688L/s.m,富水性较强。(2)上侏罗统砂砾岩含水层上侏罗统全隐伏于第四系之下,不整合于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地层之上。主要由砖红、紫红色砂岩、粉砂岩间夹砾岩组成,残厚209.20~405.00m,平均313.92m。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三个含水段,即上段、下段、J3下部砾岩。A、上含水段(岩浆岩顶部及邻近J3砂岩)据井田资料,上含水段有15个钻孔漏水

5、,漏水孔率为8.0%。副井检查孔抽岩浆岩水,水位标高+32.76m,单位涌水量仅0.000275L/s.m,渗透系数0.00065m/d,表明岩浆岩富水性差。6B、下含水段(岩浆岩底部及邻近J3砂岩)全井田范围内,下含水段有45个钻孔漏水,漏水孔率为21.23%。下含水段分布范围广,静储量大。据井田资料,水位标高+32.94~+33.17m,单位涌水量为0.1~0.1137L/s.m,渗透系数为0.417~0.614m/d,富水性中等。由水质可以看出,下含水段是处于封闭环境中循环条件较差的裂隙含水层段

6、,以静储量为主。漏水点到最上可采煤层的最小间距为166.74m,在正常情况下,对采煤没有影响。C、J3下部砾岩距上侏罗统底界30m左右普遍沉积一层砾岩,一般厚度为10~20m,砾石成份以石英为主,灰岩次之,铁泥质胶结,坚硬,构造裂隙不易闭合,含裂隙水。井田内有18个钻孔漏水,漏水孔率为7.3%。据井田资料,水位标高+30.46~+31.41m,单位涌水量0.037~0.1848L/s.m,渗透系数0.144~0.872m/d,富水性中等。此含水段循环条件差,接受补给条件较差,基本为静储量水。(3)3下

7、煤层顶底板砂岩(简称3砂)3下煤层顶板砂岩为灰白~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厚18.4~60.56m,平均33.01m。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暗色矿物,泥质胶结。岩芯见有含水裂隙,裂隙面有方解石晶体。据井田资料,有4个钻孔漏水,漏6水孔率为2.15%,分布在首采区北部。C5-5号孔(位于六采区)3下煤顶板砂岩抽水,水位标高+37.37m,单位涌水量0.0075L/s.m,渗透系数0.0246m/d,矿化度1.834g/l,水质为HCO3-K+Na型。3下煤层底板砂岩为浅灰色细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厚

8、2.5~20m,平均11.53m,含较多暗色矿物,粘土质胶结,有时为硅质胶结。全区仅有1个钻孔漏水。(4)太原组三灰三灰厚3.10~6.30m,平均5.26m。灰褐色~青灰色,质较纯,偶见燧石结核,有含水裂隙,浅部见有小溶洞。上距3下煤层33.65~59.74m,平均46.03m;上距6煤层4.44~15.22m,平均10.80m。全井田有184个钻孔揭露三灰,8个钻孔漏水,漏水孔率为4.35%,漏水孔均分布在浅部。据井田资料,水位标高+34.2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