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

ID:52490821

大小:2.95 MB

页数:92页

时间:2020-04-08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_第1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_第2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_第3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_第4页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构造措施地震作用(水平,竖向)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M,N,Q,变形)一、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1.静力理论阶段---静力法1920年,日本大森房吉提出。假设建筑物为绝对刚体。地震作用---地震系数将F作为静荷载,按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缺点:(1)没有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2)认为结构是刚性的,即认为地震时结构上任一点的振动加速度均等于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苏联扎夫里耶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震地面运动可用余弦函数来描述,也即地面位移为苏联的柯尔琴斯基提出地面运动可用若干个不同振幅、不同阻尼

2、和不同频率的衰减正弦函数的和来表示,也即2.定函数理论1940年,美国皮奥特提出。地震作用---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系数(反映震级、震中距、地基等的影响)---动力系数(反映结构的特性,如周期、阻尼等的影响)按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3.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法将实际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简称地震记录earthquakerecord)作为动荷载输入,进行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4.直接动力分析理论—时程分析法此外,有用随机振动理论来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统计特征的,有以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进行设计,使结构所吸收的能量不致造成结构破坏的理论等。但这些方法还

3、没有进入抗震设计规范,因此未被抗震设计使用。5.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PushOverAnalysis)与各类型结构相应的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不超过40m的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一般的规则结构:两个主轴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结构:考虑扭转或双向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8、9度时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和9度的高层建筑: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特别不规则、甲类和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层建筑:一维或二维时程分析法的补充计算二、单质点或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单自由度弹性体系计算简图:将结构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一点,用无重量的弹性直杆支承于地面形成单质点体系,当该体系只作单向振动时,

4、就形成了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如等高单层厂房、水塔等.单质点弹性体系计算简图(a)单层厂房及简化体系;(b)水塔及简化体系地震作用反应谱理论大体有如下三点假定:1)结构物的地基为一刚性盘体,因此基础各点的运动完全一致,没有相位差。2)结构处于线性弹性状态。3)地震时的地面运动过程可以用地震记录来表示。质点位移质点加速度惯性力弹性恢复力阻尼力运动方程1、运动方程的建立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位移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根据达朗贝尔原理,物体在运动中的任一瞬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与惯性力相互平衡,故还可以化简为:单自由度体系在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效应,与在质点上加一动力荷载时所产生的动力效

5、应相同。-----常系数的二阶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解包含两部分:一是对应于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另一个是特解。前者表示自由振动,后者表示强迫振动。它的解是什么呢?2、运动方程的解通解: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曲线2、运动方程的解特解:全解=通解+特解在实际结构中,阻尼比的数值一般较小,其值大约在0.01-0.1间。=0=0通过该式就可以求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并可画出振动的时程曲线。但是由于地震的随机性,一次地震可能会出现多个地面运动加速度,就会有多个振动反应曲线,对于抗震设计来说还是很麻烦。其实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我们更多地关心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

6、作用以及质点振动响应的最大值。最大位移反应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反应之间的关系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结构周期的函数。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Elcentro1940(N-S)地震记录相对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地震反应谱的特点:1.阻尼比对反应谱影响很大2.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大于

7、某个值时,快速下降。3.对于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大,随后趋于常数。4.对于位移反应谱,幅值随周期增大。不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将多个地震反应谱平均后得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周期(s)岩石坚硬场地厚的无粘性土层软土层反应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1)反映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特性(2)地震反应谱是现阶段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通过反应谱把随时程变化的地震作用转化为最大的等效侧向力。地震反应谱的作用:Elcentro1940(N-S)地震记录F=mSa动力计算静力计算三、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