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

ID:52493250

大小:275.37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4-08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1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2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3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4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5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6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7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8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9页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面对任性的孩子主讲:杨晓丹什么是任性所谓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听凭秉性行事,放纵不约束自己;抗拒、不服从外来的管教;不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任性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任性不是天生的任性的孩子最痛苦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不管正确与否,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然而,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为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周围的人也不能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因

2、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钉子,受打击,遭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他们又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形成心理疾病孩子任性,不管是非规矩,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这肯定会在伙伴中碰“钉子”。因为周围的一切并不都是为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伙伴们也不会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也

3、不可能全都依从他们,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打击,遭受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而他们又不能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长大成人后会成为武断、专横、霸道、一意孤行的人,而这种人最终会跌跤,惨遭失败。导致违法犯罪任性的孩子以自私、专横为特征,达不到目的常常会生出“怪招”欺骗、要挟以制伏对方,一旦失败就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常人预想不到的结果。

4、任性是孩子成才的大敌三、任性形成的原因1、处于反抗期的孩子有任性的倾向2、孩子在用任性表达某种心理需求3、任性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4、错误的教育方法1、处于反抗期的孩子有任性的倾向第一反抗期:2-5。第二反抗期:12-15。2、孩子在用任性表达某种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需求,避免孩子任性。3、任性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性,不让孩子自作主张,两者发生冲突。任性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溺爱,百依百顺。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达不到满足时,大哭大闹,父母妥协。

5、任性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先天性格有一定影响。任性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同伴的影响父母性格与孩子不一致孩子能力有限错误的教育方法1、是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据调查,独生子女和末生的孩子任性率较高,达到60%左右。孩子任性往往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宠爱有关。错误的教育方法2、是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一味限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想出各种方法让孩子

6、就范。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孩子的意愿,也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孩子形成任性的重要原因。错误的教育方法3、是家长蔑视孩子的人格。有些家长总爱讽刺、挖苦、漫骂孩子,或者当着众人面数落孩子,有时家长的话虽然是对的,但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可为了保全面子也不能接受批评,于是就“拧”来对抗。四、孩子任性的预防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科学的养育方法不接收孩子的要挟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任性的预防给予自由但不放任管束而不约束理性的批评参加集体活动冷静处理孩子的过失

7、五、任性孩子的教育预防法。孩子的任性发作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当可能诱发孩子任性的条件临近时,要事先预测好,做好预防工作。可以事先约法三章,提出要求。严格法。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家长的弱点。家长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个没完;家长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滚个没玩。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决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要坚持到底。转移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可以利用孩子易于被其他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要做的事情上转移开,从而改变孩子

8、的任性行为。回避法。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理解法。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