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2568372

大小:1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8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184—2015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14-02-03发布2015-03-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184—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河北省吴桥县科学技术局、吴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敏、周顺利、王璞、鲁来清、韩玉芹、陈平、李智勇、张英华、王润政。I学兔兔www.bz

2、fxw.com学兔兔www.bzfxw.comDB13/T2184—2015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指标与基本条件、品种选用、种子处理、耕整地、播种、施肥、调墒、病虫害防治、应变防灾和收获等。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低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节水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3、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贮墒旱作指在冬小麦浇足底墒水和夏玉米浇好出苗水的基础上,常年两作生育期内不再灌溉,依靠自然降水和土壤贮水来进行生产的栽培模式。3.2吨粮田指冬小麦-夏玉米两作全年合计亩产≥1000kg的农田。3.3高效指高的水分生产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4生产指标与基本条件4.1生产指标按照本规程实施,冬小麦-夏玉米两作在

4、足墒播种、生育期不灌溉条件下,全年每亩产量实现吨粮(≥31000kg/亩),水分生产效率≥2kg/m,氮肥偏生产率≥40kg/kgN,比当地常规灌溉生产田全年每亩节3省灌溉水≥100m。1学兔兔www.bzfxw.comDB13/T2184—20154.2基本条件4.2.1适宜于砂壤、轻壤和中壤土。土地平整,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一般有机质含量在≥1%,全氮≥0.1%,碱解氮≥60mg/kg,有效磷(P2O5)≥15mg/kg,有效钾(K2O)≥100mg/kg。4.2.2年降水量

5、≥500mm。4.2.3施肥水平:全年每亩施纯氮(N)25kg~28kg,有效磷(P2O5)14kg~16kg,有效钾(K2O)14kg~16kg,硫酸锌(ZnSO4)2kg~3kg。5冬小麦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节水型品种,要求品种具有种子根较多、穗容量大(一般穗容量应≥45万穗/亩/亩)、株高中等、穗型紧凑、灌浆快、耐寒耐旱性强的特征。5.2种子处理商品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自留种应精细选种,淘汰碎瘪粒,使籽粒大小均匀。

6、播前晒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药剂拌种参照GB/T8321执行。5.3前茬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秸秆粉碎2遍,粉碎成碎丝状,长度小于10cm,均匀散开铺撒于地表,覆盖还田。5.4浇底墒保证足墒播种。通过浇底墒水把2m土体土壤贮水量调整到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一般年份每亩灌333水量50m,秋季多雨年份灌水量可小于50m,秋季少雨年份灌水量应大于50m。5.5施基肥33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尽可能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1m~2m。基施化肥用量:每亩纯氮(N)10kg~1

7、2kg、有效磷(P2O5)7kg~9kg,有效钾(K2O)6kg~7kg,硫酸锌(ZnSO4)1kg~1.5kg。5.6整地采用深松加旋耕方法。深松可隔1至2年一次,深松深度30cm以上。旋耕每年进行,旋耕2遍,深度15cm左右,保证作业质量。旋耕后适当耙压。为防土壤害虫和当地主要土传病害,用药剂拌土或拌麦麸,耕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5.7播期与播量5.7.1播期00适当晚播,越冬主茎叶龄4片至5.5片叶为适宜的播期范围,冬前积温要求400C~540C。常年适宜播期为10月8日至10月18日。2学

8、兔兔www.bzfxw.comDB13/T2184—20155.7.2播量播量与播期应协调。河北低平原区10月8日播种每亩基本苗要求28万苗(一般种子量约为14kg),每晚播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种子量约为0.75kg)。5.8播种采用窄行匀播,行距13cm~15cm;或采用宽幅沟播,行距20cm,每行播幅4cm~8cm。播前应严格调整好机械和播量,播深一致(播深3cm~5cm),下籽均匀,确保播种质量。应先横播地头,再播大田中间。5.9播后镇压窄行播种的,播后全面镇压;宽幅播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