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docx

《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docx

ID:52569366

大小:14.8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8

《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docx_第1页
《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刘薇我推荐的这本书叫《音乐教育书简——中小学音乐教师入职读本》,本书是刚入职支教的小米老师和郭声键教授的书信往来,总共有十二封信。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的是书信的方式,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对话和口语交流的方式,这种描写、叙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更方便了阅读,这不仅仅是一本刚参加工作的音乐教师的入职读本,也适合更多的音乐老师,里面写了很多关于平时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做了解答,我相信一定会开卷有益的!下面我谈谈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和一些启发。一、师生平等关系:第一封信里可以看出小米老

2、师第一天上班的心情,跟我刚来的时候一样既兴奋又紧张,好在我不会像她一样忘带课程表而记错班级走错教室,这说明了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小米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没有正式开始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自我介绍以及定规矩,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冷冰冰的反应才发现自己这方面并没有做好。郭教授就第一堂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给了建议,第一堂课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教学常规的建立要考虑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简单来说就师生平等的意义所在,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做什么,更多还是倡导老师从信任、建议

3、、征询的角度来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第一节课要让学生们感到快乐和自由,这是音乐课所独具的美丽所在,有时候自己也深思,比如到了四五年级阶段,老师为了抽考而备考,有些音乐本质的意义就已经丧失了,在课堂中的某些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相比:“要”、“必须”、“不准”等硬性词汇,用“请”、“尽量”、“我相信”等就显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二、教材主导教学吗?非也!教材是把双刃剑,有了教材,教师就有了教学的基本方向,但是,有了现成的教材,像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教材就变成了教条,在无形中变成

4、了禁锢老师教学创新的紧箍咒。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依赖《教师用书》,毕竟《教师用书》的编写者都是结合自身条件来写的,并不具有普片的实用性,仅仅存在于一些亮点的参考性而已,其实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每堂课上为学生提供不可复制的审美环境,应该是一千个音乐教师就有一千种不一样的音乐教学。三、教学模式的单一:比如在欣赏音乐时大多学生都显沉闷,那么欣赏音乐在调动学生情绪方面并不是很容易见效的,改变音乐课堂沉闷气氛的最佳途径还是要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与创造。我最害怕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可音乐课一旦变得安静反而会让我感

5、到紧张和不安。音乐知识技能是教不会的,参与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学生自己开口唱,自己去体会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小米老师在一堂课上完以后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在课间迅速几下几个关键词,课下再来补充,她说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成长,我突然觉得自己这方面做得很欠缺。大多数的音乐老师固守着教材的设计,固守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情景:唱歌课就一定要先练声,欣赏课就一定要作曲家及时代背景,时间长了学生就有逆反会觉得不耐烦了,那么其实这些都可以改变的,艺术讲究的就是打破

6、常规创造需要创新,书中就谈到了环保乐队、流行音乐、套餐式音乐等等,我觉得在以后课堂中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四、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音乐课堂是有“负”要减的,如果上得不好,就给学生带来了负担。一方面,在学校里,一周就两节音乐课,往往还要被其他学科占有,这实际也是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我们坚守阵地,这本身也在给学生减负。另一方面,新课改以后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其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还真不如让学生开心的唱歌,这是第一位

7、,而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技巧的训练是第二位。我们的唱歌教学首先追求的不是学生的专业唱歌水平,而是让学生敢唱、爱唱和会唱。课上得好不好,根源也在观念,音乐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一个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上可能效果很好,那位老师上就不见得行,要想进行教学创新,靠一味地模仿是无法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这样能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所在。五、其他:书中还提到了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也是离不开的,还有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更是必要的,合唱团的影响不容

8、忽视等等...与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地方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给我感触很多,作为一名新进的音乐教师,有很多与小米老师似曾相似的地方,但却没有她那种勇于向上的精神,这是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进来,我相信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