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

ID:52590294

大小:237.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_第1页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_第2页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_第3页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_第4页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 t 252.3-2002 无公害花生 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52.3—2002无公害花生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2002-12-17发布2002-12-17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52.3—2002目次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

2、……………………………………14原种生产……………………………………………………………………………………………………3IDB34/T252.3—2002前言目前,无公害花生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农民缺少无公害生产技术,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规范花生的科学种植,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的目的,规范本地花生生产、销售特制定本部分。本标准2002年12月10日首次发布;自2002年12月17日起实施。《无公害花生》共由六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均为独立。本部分是无公害花生的第3部分,《无公害花

3、生》其它部分为: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4部分花生果实分级要求第5部分饲用花生秸杆第6部分花生果(仁)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蒙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蒙城县篱笆镇农经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承富朱明照武勇韩海秀张章陆迪IIDB34/T252.3—2002无公害花生第3部分原种繁育技术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花生的术语、原种生产的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普通型花生原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4、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7.2花生种子质量标准GB/T3543.l~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DB34/T252.1无公害花生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DB34/T252.2无公害花生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3.1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3.2原种繁育采用单株选择和混系繁殖

5、的方法生产原种.4原种生产4.1原种生产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即株行圃和原种圃的三年二圃制法,或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4.2单株选择4.2.1原种圃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砂壤土,施足基肥后作为原种圃。圃地环境要求应符合DB34/T252.1的要求。4.2.2单株选择的材料提纯复壮的应是目前大面积推广且表现突出的良种。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的原种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择圃,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且必须单粒播种。4.2.3单株选择要求选用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且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典型优良单株

6、。株选主要结合收获进行。4.2.4选择数量2选择单株数量应根据种植面积而定,一般每种植667m选600株左右为宜。4.2.5复选1DB34/T252.3—2002播种前根据荚果饱满度、结实率、种子形状和种皮色泽等典型性进行复选。4.3株行圃4.3.1播种将上年当选的优良单株,分株剥壳袋装,以单株为单位播种,每个单株播种1行,每9行或19行设1行原品种为对照行。行长一般为6m~10m,行距45㎝。以单株编号顺序排列。4.3.2田间观察记载、鉴定按附录A规定执行。生育期间在苗期、花针期、成熟期、收获期分别做好

7、鉴定、观察和记载,分别与对照进行鉴定选择,并做标记。收获前综合评价,选优去劣。苗期:主要观察记载出苗期和出苗整齐度。病虫、草害防治按DB34/T252.2规定执行。花针期:主要观察记载株型、叶形、叶色、开花类型、分枝习性、抗旱性等。成熟期:主要观察记载成熟早晚、抗病性、株丛高矮及是否表现一致等。收获期:记载收获时间,先收淘汰行和对照行,后收初选行,同时观察记载初选行的丰产性、典型性和一致性,以及荚果形状、大小及其整齐度等性状。4.4种子收获、贮藏4.4.1种子收获通过鉴定,性状表现一致的株行可混合摘果,性

8、状特别优良的株行可分别单独摘果装袋,标记株行号。收获后抓紧时间晒干,搞好种子贮藏。4.4.2贮藏当选优良单株及时挂牌编号,充分晒干,分株挂藏或分袋贮存。入选株行和原种圃收获后,应在专场及时摘果、晒干。在收获、运输和晾晒等过程中,严防机械混杂。入库前整理好风干(挂藏)室或仓库,备好种子架、包装袋等用具。将当选的种子分别装入种子袋,袋内外各附一个标签,并根据田间排列号码,按顺序挂藏。风干(挂藏)室或仓库要专人负责。储藏期间保持室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