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ID:525974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1页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2页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3页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4页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绵阳震后泥石流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摘要]泥石流造成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本文从绵阳震后的自然环境,地质特征分析了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从政府管理层面的措施,生态生物层面的措施,工程防治层面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如何防范绵阳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建议,为研究灾后的泥石流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提供了参考意见。[关键字]泥石流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V144[文献码]C[文章编号]1000-405X(2013)-2-196-1“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绵阳部分地区地质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造成绵阳地区特别是北川

2、、安县、平武、江油等地的地质环境更加脆弱。地震后事实上表明了绵阳部分地区滑坡、泥石流活动异常强烈,特别是震后的强降雨加剧诱发了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部分地区交通中断、房屋损毁,财产损失严重。如2009年7月17日凌晨爆发的安县插秧沟巨型泥石流,顷刻使16户房屋被掩埋,并给灾区的恢复重建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5本文针对绵阳震后的自然环境,地质特征分析了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对于防范绵阳震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小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1绵阳市自然环境概况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全市境内降雨量大,河流众多

3、。涪江在绵阳境内长约380km,支流众多,流域地形西北部高、东南较低,南北地势高差达5000多米。境内涪江支流很多,平通河、通口河、芙蓉溪、梓江等。上游地处高山峡谷,暴雨洪水汇流时间短,具有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加上地震后地质环境更加脆弱,岩体破碎,物源富集,导致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绵阳泥石流的形成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分析的话,泥石流形成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些有沟谷深壑的山区,或是地形险峻的地区,存在很多松散的固体物质,在大暴雨的带动下形成的。形成泥石流的三个条件是水源条件、地形和松散物质。2.1地震给绵阳带来了大量的松散物源5绵阳大部

4、分地区在地震中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切割岩体,岩体强度大大降低,易于风化破碎,且地震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崩塌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查阅资料可知,泥石流沟的发育与断裂构造具有一致性;震后绵阳地区有大量的崩滑堆积物仍汇集在沟床及两岸斜坡处,震后频繁发生的余震使松散堆积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在暴雨的带动下就轻易被带走,从而形成泥石流物源。2.2绵阳地区的降雨状况绵阳市夏季暴雨较多,多集中在6-9月,暴雨强度大。据气象资料,2008年9月23日8点至24日7点北川县降特大暴雨,其境内平均降水约150mm,陈家坝乡降水量达279mm,最大小时降雨量为87mm,最大1

5、0分钟降雨为14mm,9月24日樱桃沟暴发泥石流。2012年8月17日,安县高川乡24小时降雨量为341.7mm,4小时降雨量为293.7mm,小时最大降雨量达99.3mm,多处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据吴积善等著《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四川山区泥石流激发雨量一般为一次雨量48~50mm或10min雨量8~12.2mm,1min雨量0.8~1.2mm左右。震后绵阳安县、北川等地降雨量远大于这标准。2.3地形条件绵阳属的北川、安县等地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地震灾区2008年“9.

6、24”北川县陈家坝乡樱桃沟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由于樱桃沟及其支沟两岸谷坡坡度40-70度,谷底峡窄,沟床纵坡7-22度,有利于势动能的转化。另外“V”型谷为主的地貌给雨水的汇集提供方便。3绵阳泥石流防治的对策3.1政府管理层面的措施5政府应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等来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包括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一是依照地质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管理和协调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安全监察、矿管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地质环境;二是根据震后对各区县进行地质评估,根据实现情况建立整套的治理

7、工程;三是组织和加强泥石流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对泥石流群测群防的能力,进一步减少灾害导致的损失、损害。3.2生态生物层面的措施要对绵阳地区泥石流治理的流域进行调查,进行分析实验、规划设计。另外主要是从源头上来治理,通过保护原有森林植被、建立水流调节林、治理工程的防护林,防止泥石流的发生。3.3工程防治层面的措施目前主要是针对一些存在沟谷的村镇建立工程措施,防止泥石流破坏村镇以及保护农田。其主要原理分三个阶段,在源头的沿岸集中植树造林、种草,以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并根据情况设置谷坊坝,加强拦挡、固源;在中部,建立拦沙坝拦截源头冲刷下来的松散物

8、;下游地区建立导流挡土墙和防护堤。4结束语5本文针对绵阳震后的自然环境,地质特征分析了形成泥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