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

ID:52597725

大小:1.08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4-11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_第1页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_第2页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_第3页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_第4页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体治疗--刘小军-济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症病人的液体治疗这个题目很大,内容繁多。国内许多名家纷纷讲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将我二十多年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共享,不足之处请多指正。内容液体治疗的必要性低血容量休克的液体治疗机械通气的液体治疗全身严重感染的液体治疗老年患者的液体治疗病人液体治疗的原则和措施必需符合人体内环境的变化:最关键的是要维持“微循环”的良好状态。微循环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毛细血管灌注量减少。必需符合人体体液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同种类的液体输入之后,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水自由进出;电解质可以在细胞外液各部分之间自由移动,但不能在细胞内、外自由交流。液体管理策略通常可分为两大类非

2、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liberalstrategy)或湿性方法(wetapproach),开放性限制性或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restrictiveorconservativestrategy),亦称干性方法(dryapproach)。小容量复苏。小容量复苏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如7.5%氯化钠-10%羟乙基淀粉或Dextran)。3~4ml/kg。能够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心脏循环功能、减轻组织的水肿、降低颅内压并改善组织和器官的氧供以及减少休克后并发症的发生而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上创伤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液体紧急治疗。困惑?干?湿?没有定论。了解的与现实有差距。冰

3、山一角ICU常见的问题利尿脱水太过,出现低钠性脑水肿、和低血压或休克补液过量,出现肺水肿或脑水肿病情加重、酸硷失衡和电解质紊乱ICU常见的问题高水平的液体平衡⑴病人需要这么多的水分?⑵病人每天有四五千毫升尿量是不是说明液体多了?⑶高水平液体平衡对病人有没有坏处?⑷高水平液体平衡往往是通过量出而入的原则造成的,那么如何合理的应用量出而入这个原则?⑸能否通过限制液体入量的方法来打断这种高水平液体平衡?液体管理既重要又棘手不同的疾病对液体要求是不同的同一个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上也不一样标准定出来只能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需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快及时调整内容液体治疗的必要性低血容量休克的液体治疗机械通气

4、的液体治疗全身严重感染的液体治疗老年患者的液体治疗低血容量的评估病史和体格检查血容量的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和心输出量组织灌注的测定首先目标:循环容量的维持第二目标:保持血氧携带能力第三目标:恢复正常凝血状态和维持内环境稳定低血容量治疗的一般程序晶体?胶体?液体的选择晶体液:费用低廉,使用方便,较少出现免疫变态反应。缺点:容易引起肺水肿和全身组织水肿,同时还引起疼痛和复视等不良反应。胶体液:可以快速恢复CO和氧供,改善微循环灌注,致肺水肿和全身水肿的发生率很低;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较低;缺点是费用昂贵,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变态反应发生及肾功能损害等。治疗策略病因治疗1基本措施2有活动

5、出血的,应及时止血3反复多次评估。耐心。液体种类:无证据证明晶体和胶体在疗效和安全性有明显差异。治疗策略静脉通路的建立:早,通畅。输血:Hb<70g/L,纠酸:不常规使用。PH<7.20。血管活性药物:足够的液体复苏基础上,仍存在低血压,考虑应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血容量不足按失血量、失血速度、失血已经被控制还是未被控制等因素进行调节Rivers(2001)EGDT要求在诊断的最初6小时(黄金时段),简化监测技术积极输液复苏稳定循环功能重建氧平衡液体复苏的终点复苏终点的最佳指标,包括CO和氧耗、CI>4.5ml/min/m2、DO2>670ml/min/m2、VO2>166ml/

6、min/m2、酸碱平衡、血乳酸值和特殊器官的监测等。显然,它们的作用和不足都是并存的,并不能完全作为复苏的最终目标。 目前,选择何种液体,何种复苏终点,以及何时输血都没有恰当的答案。唯一能肯定的是早期恰当的液体复苏可以改善预后。内容液体治疗的必要性低血容量休克的液体治疗机械通气的液体治疗全身严重感染的液体治疗老年患者的液体治疗正压通气对心脏的影响★胸膜腔内压增加减少静脉血回流右心充盈心输出量减少★PEEP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充盈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正压通气经壁压辅助左心室泵出左心不全心输出量增加★高PEEP时,为维持心输出量和血压,有必要维持循环容量负荷及血管加压药物ALI/AR

7、DS的概念与流行病学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其程度与ALI/ARDS的预后呈正相关。ARDS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肺泡水肿、肺泡塌陷导致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特别是肺内分流明显增加,从而产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大量炎性介质,如炎症性细胞因子、过氧化物、白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