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

ID:52623348

大小:7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9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_第1页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_第2页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_第3页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_第4页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生物制药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生物制药专业的特点,结合浙江工业人学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育现状,以认识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提出以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理念和改革思路。该模式在学校一企业间建立了有效地沟通媒介,初步达到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效果。关键词:生物制药;教学模式;实践创新能力Keywords:biologypharmacy;trainingmode;practiceirmovationcapabilities随着国内外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对制药金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政策的

2、不断完善,用人单位在招录应届本科毕业生时更加注重拟录用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特别是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更加强调“学以致用”“缩短新进人员的适应周期”“协同创新能力”,以达到降低用工成本,并能高效完成企业科技创新的任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提出,鞭策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口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2011计划”明确提出了“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重在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建立协同创新模式”的理念[1],为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契机。生物制药专业

3、是面向21世纪朝阳产业一生物技术产业所开设的专业。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口新月异,加之生物制药企业由于“生物”特殊性:单元操作多,工艺复杂,生产设备多,技术保密相对较难,相对于其他药物牛产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学牛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显然已经不适应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致很多较好的就业机会被错过,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來说也是一种遗憾O1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在实践教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摆在工科各专业教育者面前的课题。从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现有的教育教

4、学方法来看,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1.1实践教学时间分散,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颇为困难我校牛•物制药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安排了有针对性的认识实习实践,但绝大多数专业课从大三上半学期才开始开设。学生在认识实习时,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储备,还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和志向,懵懵懂懂地进行实习,效果不理想。进入大学三年级,大量平行的专业课程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这种高强度专业知识“密集式轰炸”,致使教学效果显著下降。在学牛还未能将知识融会贯通Z时,又开展为期数周的牛•产实习实践,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进入工厂后,对单元操作流程停留在认知阶段,而不能在岗操作实习。作为专业课程教

5、学实践的专业实验课,由于局限于某一种药物的生产工艺,很难让学生将认识实习实践和生产实习实践结合起来。1.2学生对实践教学“走马观花”在认识实习实践阶段,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参观,听企业人员讲解,以便获得感性认识。此时,学生的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使认识实习流于形式。而专业实验课往往是在课程教学期间开设,学生在掌握有限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点”上学习,学习热情不高,动手意愿不强,致使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生产实习实践一般安排在大三暑假或大四上半学期,此时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择业或考研上,加Z认识实习阶段和专业实验课阶段的学习不深入,很难对其重视,

6、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学生毕业时,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出现“学生就业难”、初入工作岗位“水土不服”等现象[2]。1.3企业接待学生千篇一律生物制药企业一般会接待多所学校或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受生物生产的周期性、生物操作工艺的复朵性、无菌要求严格、技术保密性等因素限制,一般不允许学生在岗操作[3]。从企业相关人员反馈的情况来看,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学校专业实验课教学过程不透明”,学生仪器操作水平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即便有操作的意愿,也不能满足动手操作的诉求,导致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2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

7、模式的理念和改革思路2.1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理念坚持兼顾效果和速度的理念,抓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质性问题,与企业联合,以认识实习实践和生产实习实践为着眼点,重点突破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教”与“学”脱节的问题,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探索适应于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模式。为响应国家“2011计划”号召,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2.2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改革思路首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认识实习一课程实验一生产实习三阶段的衔接;通过对生物制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认识实习一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