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

ID:52664684

大小:2.3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12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_第1页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_第2页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_第3页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_第4页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痛(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主讲人:陈玲(内二科)病因表现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

2、,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五)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二)胃脘胀满(三)嗳气、反酸(四)纳呆(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

3、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

4、足三里等。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极等。(二)胃脘胀满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脘、关元等。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等。8.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

5、每日2~3次。(三)嗳气、反酸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郁。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等。7.遵医嘱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8.遵医嘱低频脉冲电治疗,取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胃俞、膈俞等。(四)纳呆1.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

6、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测量体重,监测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宜进高热量、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肥甘厚味、煎炸之品。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阳陵泉等。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位。护理评估1、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性及与饮食的关系。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7、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脾胃虚寒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4、饮食护理(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2)

8、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