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ID:52710806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上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分析2014学年第1学期数学学科四年级单元课题知识点学情分析第一单元加法和减法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从实例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加法的运算定律,初步学会加法运算定律的一些应用。乘法和除法1、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习利用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在探究乘除法

2、关系及求解乘除法算式中未知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计算能力。这部分内容,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乘除法。通过实例,结合线段图,归纳乘法与除法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能通过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算式中的未知数。复习用两位数乘、除1、熟练掌握用两位数乘或除竖式计算和递等式计算。2、熟悉利用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解答算式中的未知数。3、初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5、复习乘除法计算的实际应用。这部分内容,复习用两位数乘或除竖式计算和递等式计算,复习与之有关的应用题。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在解

3、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分数1.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2.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3.初步体会分数所含有的“比”的含义。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已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分数所含有的“比”的含义。为第三单元的分数打好基础。单元课题知识点学情分析第二单元大数的认识1、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位数。2、学习万级、亿级数的读法。3、读级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4、能够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正

4、确读出多位数5、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0”及中间“0”的正确读法6、.能够进行大数大小的比较.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万以内数的组成、读法、写法和比较大小。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大数的组成、读法和写法以及比较大小。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四舍五入法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2、会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3、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找出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4、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这部分

5、内容,四年级学生已学过万以内数的估算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平方千米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3、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4、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学生1平方千米的量感。5、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景引出平方千米,对比之前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感知。.借助学生已有的关于

6、平方米的活动经验、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吨的认识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了解表示较重物体轻重时,一般用“吨”作单位,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2、知道克、千克、吨之间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这部分学生已掌握重量单位有克,千克。通过知道表示较重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吨作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从毫升到升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3、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1、能正确区分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容量单位。2、能正确进行单位换

7、算并排列大小。3、能统一单位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1L=1000mL;通过自己动手制作1L的量具,并用来测量身边容器的容量,积累关于升与毫升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