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

ID:52715970

大小:3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9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_第1页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_第2页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_第3页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_第4页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读教学应当提倡精讲多练 袁瑢  讲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来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贯彻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指导原则。回顾我的教学历程,对讲读教学的讲、练问题,我有这样的看法:教师要抓住关键,把必须讲的东西准确地、要言不烦地讲清楚,可讲可不讲的都不讲。要留出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练。只有多练,学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但是多练不是指单纯地增加练的数量,而要讲求质量。练,不应限于书面练习,要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练习。要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有讲有练

2、,讲讲练练,既传授学生知识,又培养他们的能力。讲解,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们提倡启发式,促使学生动脑筋,靠自己的理解去获得知识。但是,有些知识,不经过教师必要的、适当的讲解,学生暂时是无从理解的;而不理解这些知识,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文。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必要的讲解正是为了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60年代初,上海市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小交通员》(高级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1960年版),是直接从陶承《我的一家》中节选出来的。课文篇幅比较长,涉及到的语文知识也比较深。我按照当时

3、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要求;同时,我还确定了在课堂教学中由自己直接讲解的知识内容。例如,这篇课文的段落为什么那样安排,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怎样、各段跟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关系怎样。我认为,学生已有的篇章知识还不能正确地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所以,在分析课文前,教师就需要直接告诉学生全文可分几段,但是不讲解分段的理由。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很难理解分段的道理,到全文分析讲读以后,再讲清楚篇章结构和分段的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教任何一篇课文

4、,都少不了要研究一下该向学生直接讲解哪些知识和讲到什么深度。对于课文中的每个词、每句话都得细致地进行研究。《少年闰土》(第九册,1980年2月版)中有不少词的意思,学生是不懂的。我先整理了一下,挑出“猹、獾猪、刺猬、鹁鸪、秕谷、弶、钢叉、胡叉、胯下、祭祀、值年、五行”12个词,然后,对12个词逐个研究,分成两类。一类是“祭祀、值年、五行”3个,这3个词的意义所指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学生生活中未曾经历过的,因此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对这三个词作了详细解释:另一类是前9个词,我认为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者观察图片

5、是可以自己解释的,我在课堂上就不作讲解。当然,上课前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分析,跟上课时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总会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经过自学,对某些知识还是不能深入理解,这也是常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该及时地讲解,而且要细致地讲,像创作一件工艺品那样,精雕细刻。《火烧赤壁》(第七册,1980年1月版)是一则历史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统一黄河流域以后,试图击溃占据长江下游的孙权和刘备这两股势力,统一中国。为对抗曹军,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与曹操交战。孙权手下

6、的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进行火攻,打败了曹操。这一仗,奠定了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基础,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困难,首先表现在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十分简要地介绍了当时的背景。随后,我引导学生自己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部结构关系上去读懂课文。我的引导,不局限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而且很注意适时的讲解,促使学生进一步开动脑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第一段共三句话: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

7、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一段,话虽不多,却清楚地交代了两军在赤壁隔江相对的形势。字里行间为后文写火攻,写曹军大败,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因此,精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一段的内容,对于读懂全文是十分必要的,我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段的第一句话里有三个小句子,它们各说明什么?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之间,要是用连接词的话,可以用哪些词?第二句话已经说明两军“隔江相对”,为什么第三句还要写“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四个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故事

8、发生的时间,曹操的军事行动及其目的,周瑜调兵遣将的原因和两军驻扎的位置。但是,我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了解“是什么”的水平上,我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己钻研课文是怎样表达“是什么”的。所以在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第三个问题以后,我适时讲了一段话:“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可以用因为、所以,或因此连接起来,说明这两句话是因果关系。就是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是周瑜调兵遣将的原因。我们读的课文中有许多是说明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