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

ID:5277490

大小:465.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7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_第1页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_第2页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_第3页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_第4页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6年3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Mar.2006第38卷第2期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Vo1.38No.2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复旦大学朱永生提要:自从t-Mliday于1985年第一次提出“语法隐喻”这一概念以来,语言学界发表了大量论文,涉及语法隐喻的性质、类型、功能、体现形式、运作机制及其与意识形态、语言发展、语域和语类的关系。然而,现有的成果对名词化类型和功能的讨论还远远不够,动词化与语法隐喻的关

2、系基本上被忽视。为了对语法隐喻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本文就以下四个彼此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1)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2)名词化的界定与类型;3)动词化的界定与类型;4)名词化隐喻功能与动词化隐喻功能的对比。关键词:名词化、动词化、语法隐喻[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6)02—0083—8metaphor)的有Butler(1988,1996)、Martin1.引言(1992,1995)、Lemke(1998)、Matthiessen“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

3、)这一(1993)、Thibault(1995)、朱永生(1994)等;涉概念是M.A.K.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及语篇隐喻(textualmetaphor)的有Martin能语法导论》(AnIntroduction£0Functional(1992)、Matthiessen(1992)等;涉及语法隐喻Gmmm口r)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此后,国内外发与语域(register)关系的有Goatly(1993)、Ray.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涉及语法隐喻的elli(1985)等;涉及科技语篇语法隐喻的有Hal—性质

4、、类型、功能、体现形式、运作机制等诸多方liday(1993b,1997)、Halliday&Martin面。其中全面论述语法隐喻研究的成果有Hal1.(1993)、Martin&Veel(1997)、董宏乐(2005)iday(1985/1994,1992,1993a,1996,1998a,等;涉及艺术语篇语法隐喻的有Ravelli1998b)、Matthiessen(1988)、Matthiessen&(1998b)等。Nesbitt(1996)、Goatly(1997)、胡壮麟(1996)、尽管语法隐喻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5、朱永生和严世清(1999,2001)等;涉及语法隐喻就,但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们认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有Martin(1992)、Goatly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至少存在三点不足;一是(1993)、Martin(forthcoming)等;涉及语法隐对语法隐喻条件的论述不够清楚;二是几乎都喻与语言发展(1anguagedevelopment)关系的有把名词化(nominalization)过程看作事物(takeDerewianka(1995)、Painter(1993)等;涉及概processasthing),或者说把以名词

6、体现过程的念隐喻(ideationalmetaphor)的有Halliday现象看作是语法隐喻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1985/1994)、Martin(1992)、Matthiessen式,很少涉及名词化的其它类型;三是对动词化(1993,1995a,1995b,1998)、Ravelli(1998a)、(verbalization)的讨论几乎没有涉及。这些不朱永生(1994)等;涉及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下面我们从四个相互关联·83·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6丘外语

7、教学与研究第2期的方面展开讨论:1)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法隐喻的产生。如:2)名词化的界定与类型;3)动词化的界定与类[ib]Thedriver’soverrapiddownhilldrivingofthebus型;4)名词化隐喻功能与动词化隐喻功能的对causedbrakefailure.比。[1b]是[1a]的非一致式。[1la]中的三个参与者2.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环境意义都变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意义变成了过程本身,而过程却通过名词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一个化的使用变成了参与者。由音系层(pho

8、nology)、词汇语法层(1exicogram.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存在于词汇语法层和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semantics)构成的话语意义层之间的这种张力为语法隐喻的产生三层次符号系统。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象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