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

ID:52871908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_第1页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_第2页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_第3页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_第4页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互动摘要: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基本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研究了英语双及物构块式(VN1N2construction)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关系,揭示了VN1N2结构屮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关键词:构式语法双及物构式构式义动词义一、理论基础1•构式语法Adele.E.Goldberg于1995年发表了关于构式语法的博士论文A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toArgumentStructure,这是构式语法诞生的重要标志。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是:凡某

2、一语言形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和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结构屮得到预测,就可称为一个构式。Goldberg强调一个构式的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构成成分之和。换句话说,在一个句式结构里,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句式结构的整体意义。组成成分的意义固然对构式的整体意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但构式的整体意义也制约着组成成分的意义(沈家煩,1999)。2.英语双及物构式英文中,一个动词后面带有两个名词的句法形式(VN1N2),我们称为双及物结构(ditransitiveconstruction)。在VN1N2这一词类序列里,包含了两种不同的

3、语法结构:(1)双宾结构,Quirk等人(1985)称之为“双及物结构”;(2)宾补结构,Quirk等人(1985)称之为”复合及物结构”。前者的典型用例如:HegaveMary(Nl)adoll(N2),后者如“Shecalledhim(Nl)ahero(N2)”。本文以构式语法探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第一种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的关系。二、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是有关的语义、语用因素语法化的结果。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构式具有自身固定的形式,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这种意义在构式确定之后也就随之确定,不随着进入该构式具体词义成分的不同而变化,这种

4、独立的意义称为构式意义(徐盛桓,2001)o构式具有不同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组成成分含义的简单相加。弗雷(Frege,1997)曾提出意义的组合性原理:一个语言中的每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其直接构成成分的意义和用以联结这些成分的句法规则的函项(function)。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Goldberg将双及物构式定义为:ditransitiveconstructionstobedirectlyassociatedwithagent,patientandrecipientroles.(双及物构式与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关联。)Goldberg(20

5、03)认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为:transfer(intendedoractual)(主动的或实际的)转移。Goldberg对于双及物结构研究的贡献在于,其把双及物结构本身的意义抽象化、理论化,其对于该构式意义系统的分析主要基于动词的意义。一个构式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无法从构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加以预测的,VN1N2就是这样的一种构式。如1:ChrisbakedPatacake(Goldberg1995:34)。不知道其构式意义,对此句说法,即使知道了全部单词的意义,也弄不懂。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构式意义是:施事者(Agent

6、)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其中心意义为成功转移。如:TessgaveBillabike.这个结构中,Bill最后必须拥有“自行车”,这就包含了语义结构“X通过V致使Y拥有Z”。三、英语双及物结构构式义与词义的互动Goldberg(1995:35)认为:Give,however,isthemostprototypicalditransitiveverb,becauseitslexicalsemanticsisidenticalwithwhatisclaimedheretobetheconstructionsemantics・(“give"是双及物构式

7、的原型,因为它的词汇意义与构式语义相类似。)在汉语界,贝罗宁、张伯江等人从现实语料中的优势分布,到儿童语言的习得,乃至历史语法的报告,也都证明了“给予”意义是双及物的基本语义。从这一基本语义出发,可以将动词分为三类:1•动词本身有"给予”义。如:give,hand,pay,throw,provide(AmE),throw,pass,offer等。这些动词出现在VN1N2结构里,同VN1N2构式意义相互加强,因而有关句子必然出现让N1领有N2的语义,可表示为:(GIVE)+(TNSOMEMANNER)o2•动词本身没有显性的“给予”义,通过转喻隐含“给予”义

8、。这类动词主要表示人际交流互动过程的动词,可依动作类型再做如下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