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

ID:52875971

大小:43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14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页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页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页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页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形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一切景语皆情语(偏重写景的诗歌)事物形象(偏重咏物的诗歌)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2、分类别,明特征。一、诗歌人物形象分类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如李清照《声声慢》杜甫《月夜》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如《江雪》《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木兰辞》《氓》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二、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

3、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读描写手段2、借助诗中意象3、分析关键词句4、学会知人论世(叙事性强)(抒情性强)(议论抒情处)(作者、注解)参读资料书内容课内练习P198解题步骤归纳(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特征1+特征2+身份)(2)分析形象特点的体现;(3)总结指出形象表现的情感。诗歌中刻画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步骤1)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步骤2)一二句写冬至佳节,诗

4、人远在邯郸的客店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三四句落笔对方,推想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会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步骤3)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练习1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练习2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

5、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概括特点分析依据指出意义(情感)特别强调: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4、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5、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6、归纳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古代诗

6、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类型及特点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三、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五、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七、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八、爱恨情长、感时伤别的形象九、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十、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十一、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十二、辛苦劳作、淳朴善良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7、、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诗歌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1.比兴手法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2.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

8、。3.烘托渲染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了环境气氛的烘托。4.对比衬托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婚前忠厚与婚后变节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二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