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

ID:52876878

大小:4.6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30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梳理整合考点导析素能专攻梳理整合立足课前自评·提升基础复习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下游。(2)范围:包括、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珠江广州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劳动密集型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程特点出口加工业发展

2、迅速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优化,技术水平提高,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初步形成以.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工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发展空间不足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名师点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分类问题解决措施工业化问题①大量占用;②和工业过度密集;③严重;④产业

3、结构层次偏低①建立生态模式;②寻求最佳状态的.扩张模式;③建立高效合理的.模式城市化问题①城市亟待完善;②城市占用面积不断扩大;③珠江水质恶化;④城市现象严重;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耕地城镇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耕地酸雨山水城市城市规模产业结构术语提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合理布局城镇;搞好城镇规划;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考点导析建模思维流程·引导能力运用真题剖析(2017·江苏卷,29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

4、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如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材料三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

5、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思路点拨: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大。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

6、善。答案:(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考点探究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

7、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域之首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还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

8、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考点演练项目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