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doc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doc

ID:52891729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doc_第1页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一、矿井透水征兆有关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九条: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

2、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二、矿井透水征兆分析:(一)、矿井透水征兆的分析:1、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呈暗红色水锈。2、煤壁“挂汗”: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水由于压力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形成水珠,特别是新鲜切面潮湿明显。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凉感觉,时间越长越明显。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较高,积水渗透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5、“嘶嘶”水叫:井下高压水向煤(岩)裂隙强

3、烈挤压,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水叫声,这种现象说明即将突水。6、底板鼓起:这是底板受承压水(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7、水色发浑:断层水和冲击层水常出现淤泥,砂、水浑浊,多为黄色。8、出现臭味:老窑水一般可闻到臭鸡蛋味,这是因为老窑中有害气体增加所致。9、顶板淋水加大:这是因为顶板裂隙加大,积水渗透到顶板上。10、片帮冒顶:这是由于顶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二)、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征兆也不相同:1、老空水:老空水年代久,水量补给较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2、断层水:断层附近的岩层较为破碎,一般情况下,会出

4、现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大。断层水的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因此,很少出现挂红,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有时能从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现射流,水呈黄色等预兆。3、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有时出现顶板来压,柱窝渗水,裂缝渗水等现象。由于溶洞长期受水侵蚀,水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或出现挂红。4、冲积层水:在浅部掘进时,常遇到冲积层水。如隔离煤柱过小,回采冒落后,裂缝沟通冲积层时,也能遇到冲积层水。冲积层水的特点,开始时水较小,水色发黄,往往夹带有砂子,以后逐渐变大。一旦发现上述现象都是可能发生水害的征兆,应该及时报告,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做到

5、防患于未然。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发现以上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三、发生透水时应采取措施井下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透水的地点、性质、估计透水量,同时尽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进行加固等工作,现场人员应切断工作面电源,按避水灾路线撤退。其原则是以最短的路线和最快速度沿上山方向,由危险区撤到地面,切勿进入独头的下山巷道。如果巷道较长,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撤出时,应就地寻找牢固的支

6、撑物,牢牢抓住或用随身携带物将自己系牢,防止被水冲倒,等待救援或待水流尽,再撤出灾区。避水灾路线按照《作业规程》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