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

ID:52894230

大小:408.0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31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_第1页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_第2页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_第3页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_第4页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慧双修的修行原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從有到空」是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師父:「佛法是講空的,,但須知空一定是從,但須知空一定是從有而來,,空是學佛的目標,空是學佛的目標,,空的基礎則是,空的基礎則是「有」……。智慧也好、福報也好,也都要先先「先「「有「有有」有」」,」,,在有了福報,在有了福報、、有了智慧之後、有了智慧之後,,再,再把福報與智慧的觀念放下,,也把自以為擁有,也把自以為擁有福報、、擁有智慧的佔有感放下來、擁有智慧的佔有感放下來,,那才是真,那才是真正修學佛法的目標,,那便是空,那便是空。。」。」p.621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從有到空的福慧雙

2、修:1.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2.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3.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維摩詰居士所示現的典範:「「遊諸四衢「遊諸四衢,,饒益眾生,饒益眾生。……若在居士,,居士中尊,居士中尊,,斷其貪著,斷其貪著。……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庶民,,庶民中尊,庶民中尊,,令興福力,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誨以勝慧。」〈〈方便品第二〈方便品第二〉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維摩詰居士的啟示:1.1.利生場所的選擇1.利生場所的選擇2.2.2

3、.利生角色的扮演3.3.3.利生方法的活用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從有到空的福慧雙修:1.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2.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3.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維摩詰居士的開示p.67時維摩詰來謂我((目犍連(目犍連))言)言言:言:「「夫說法者「夫說法者,,無說無示,無說無示;;其聽法者;其聽法者,,無,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當了眾生,,根有利鈍,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于大乘,讚于大乘,,念報佛恩,

4、念報佛恩,,不斷,不斷三寶,,然後說法,然後說法。。」。」」〈」〈〈弟子品第三〈弟子品第三〉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維摩詰居士的開示1.1.從有到空的說法態度1.從有到空的說法態度2.2.從有到空的聞法態度2.從有到空的聞法態度從有到空的說法態度•1.1.從有到真空1.從有到真空•2.2.從空出妙有2.從空出妙有從有到真空的說法態度•有有三寶恩要報、有眾生要度、有正法要弘揚•空經曰:「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因為真實法無法用語言說明真實法無法用語言說明師父:「真實的法是無法說明的,,凡是能用,凡是能用語言表現、、耳朵聽聞的、耳朵聽聞的,,都屬於符號,都屬於符號,

5、,都是,都是間接又間接的一種表達,,不是真實的佛法,不是真實的佛法。……一定要身歷其境親自體驗…一定要身歷其境親自體驗,,才能知道真相,才能知道真相。。但是即便。但是即便實地去體驗物質現象,,也還是幻,也還是幻相相,相,,仍不見得就能體悟到實相,仍不見得就能體悟到實相。」p.68s2從空出妙有的說法態度•幻士為幻人說法•正觀三者如幻而說法1.能說法的人2.2.2.所度化的人2.所度化的人3.3.3.所講說的法3.所講說的法###能說者與所度人皆如幻為為甚麼說為甚麼說「「幻士為幻人說法「幻士為幻人說法」?師父說有三層原因:p.72---1-1111.1.真

6、佛不見佛1.真佛不見佛,,真佛雖常說法,真佛雖常說法,,乃是不用,乃是不用名相,超越語文的。2.2.化佛說法2.化佛說法,,所以佛亦幻化非真,所以佛亦幻化非真。3.3.眾生幻生幻死3.眾生幻生幻死,,只要大悟徹底便能突破,只要大悟徹底便能突破虛幻生死,,進入涅槃,進入涅槃,,所以聽法的眾生亦,所以聽法的眾生亦是幻人。所講說的法如幻經曰:「「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師父:「「對不同層級、不同根器、不同情況「對不同層級、不同根器、不同情況的人,演說不同的法,這叫隨緣說法無所罣礙。」p.71---6-666以弘

7、揚正法利益眾生•維摩詰居士的開示1.1.從有到空的說法態度1.從有到空的說法態度2.2.從有到空的聞法態度2.從有到空的聞法態度從有到空的聞法態度•有有法可聽可學(聞思修)•空經曰: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親證法性,超越有無二邊,有無皆不可說###福慧雙修的修行原則從有到空的福慧雙修:1.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1.以無數身分利益眾生2.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2.以弘揚正法利益眾生3.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唯大迦葉……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弟子品第三〉p

8、.73以平等布施利益眾生•從有到空的五種布施層次:p.73-11.1.1.借貸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