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

ID:52913591

大小:413.8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_第1页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_第2页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_第3页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_第4页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1月山东经济Jan.,20I1总162期第1期SHAND0NGECON0MYGen.162No.1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钟安石宋理升(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本文以2001—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对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倒u型影响,其他大股东非但不能有效制衡控股股东,反而会在控股股东拥有较高的控制权时同其勾结,对信息披露

2、质量具有负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对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关键词]控股股东;独立董事;信息披露质量[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O00—971X(2011)Ol一0056—06一、引言(一)控股股东与信息披露质量自1992年我国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以来,民营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对其行为的影响具有两面上市公司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性。一方面,当控股股东拥有较高的控制权时,其监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上市公司的督经理人员可以获得高于监督成本的收益,因此有信息披

3、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提高其信息披露动机实施监督行为(Grossman和Hart,1980)j,从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有效抑制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所有股当股权分散时,代理成本主要表现在股东与经东包括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效应被称为“激励效理人员之问;当股权集中时,代理成本主要表现在大应(incentiveeffect)”。Claessens和Diankov股东与小股东之间(Shleifer和Vishny,1997)¨。我(1999)发现捷克公司民营化后企业盈利能力同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

4、,控股股东可以利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徐晓东和陈小悦(2003)j用其控制权影响信息披露;同时,控股股东的行为受发现企业业绩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正相关,这些都证到各种制衡力量的影响,例如其他股东、独立董事明了“激励效应”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等,这些制衡力量对信息披露同样具有影响。因此,为了对外传递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信号而愿意披露本文从控股股东的视角出发,从控制与制衡两个方相关信息,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刘斌和吴娅玲面研究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这对于提高民营上(2007)E5]、唐跃军等(2008)发现

5、第一大股东持股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晌。本文的其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同其他股东的利益不一致,控股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选择样本、设计变量股东很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通过关联交易、资产并建立研究模型,第四部分进行实证检验,第五部分转移等“隧道行为”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Johnson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2000),这种效应被称为“壕沟效应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entrenchmenteffect)”。王鹏和周黎安(200

6、6)[83发[作者简介】钟安石(1962一),男,山东昌乐人,山东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农村经济及管理、公司治理。·56·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同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负相大股东由于持有较多的股份,既有动机又有能力对关,邹平和付莹(2007)发现企业价值与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进行制衡,持有的股份越多,制衡的力度越人拥有的控制权显著负相关,这些都证明了“壕沟大,控股股东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成本就越高,从而效应”的存在。随着控股股东控制权的不断增加,使其掠夺的激励下降,降低了控股股东实施“隧道其控制能力逐

7、步提高,通过利益侵占获取控制权私行为”的可能性。洪剑峭和薛浩(2008)17]发现当人收益的能力随之提高,因此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存在持股较多的第二大股东时,第一大股东出于可能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为了避免其“利益掏空”为目的的关联交易减少;唐清泉等利益侵占行为被发现,必然会隐瞒或者虚假披露相(2005)¨、朱蓉和许慧(2007)193发现第二大股东、关信息,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程新生等(2008)。。发第三大股东都能起到抑制第一大股东“隧道挖掘”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同自愿信息披露负关系。的作用。因

8、此,除控股股东外的其余大股东持股比还有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的影响并非例越大,控股股东实施“隧道行为”的可能性越小,简单的“激励效应”和“壕沟效应”,而是两种效应共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王跃堂等(2008)发现缺乏存,只不过在某种状态下“激励效应”占上风,而在股权制衡对财务信息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因此,本其他状态下“壕沟效应”占上风,因此控股股东控制文提出如下假设:权的影响并非线性,而是一种“状态依存”的影响。假设2:股权制衡同信息披露质量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