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

ID:52934394

大小:526.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_第1页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_第2页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_第3页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_第4页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数字说明田湾核电站的安全性田湾核电站不仅满足国际现行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标准要求,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而且其安全性优于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大部分核电机组。根据田湾核电站二级PSA(概率安全分析)报告:发生堆芯严重损坏或熔化事故的概率-6-4小于3.3×10/堆年(当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一般为10/堆年),发生严重放射性-8-5泄漏事故的概率不超过6.4×10/堆年(当前一般为10/堆年),即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千万年一遇。双层安全壳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双层安全壳核电站。双层安全壳内层采用钢缆预

2、应力张拉系统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厚1.2米,内壁衬有6毫米厚的钢覆面;外层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墙体,厚0.6米;内外壳之间为1.8米的带有碘和气溶胶过滤器通风系统的负压环形空间,能有效减少了放射性气溶胶和碘向周围环境的释放,外壳能够抵御地震、龙卷风和小型飞机等外力的撞击,从而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厂房外径51.2米,内径44米,总高度74.2米。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安全壳预应力钢缆系统田湾核电站内安全壳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缆系统,共有水平环向360°预应力钢丝束70束,竖向倒U形预应力钢丝束50束,每束由55根低松弛性的七股钢绞线组成,该设计系国内首次

3、采用的国际先进技术,设计内抗压能力达到0.5MP,最高可达0.7MP。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安全壳的承压能力,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N+3”的多重保护安全系统田湾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如堆芯应急冷却系统,事故浓硼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事故给水系统等均由2通道改为4通道,即每个能动系统均有4个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通道组成。如果一个通道处于检修状态,另一个通道发生与初始事件有关的故障,第三个通道发生单一故障,则还有一个通道可投入使用,这样在运行中形成了一个系统运行、三个系统备用的“N+3”的有效组合,比一般压水堆采用“N+1”或“N+2”的设计

4、更加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田湾核电站在国际上首次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其主要功能是在严重事故下收集并冷却堆芯熔融物,以防止堆芯熔融物与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底板发生反应并导致底板熔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严重事故下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缓解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严重后果,该系统的设计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田湾核电站的仪控系统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数字化分布控制系统(DCS),它由运行仪控“TXP”和安全仪控“TXS”两部分组成,是目前我国核电站首次引进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运

5、行仪控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标准、分层处理的体系结构、综合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思想和统一的人机接口,可实现长运行寿命、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低运行成本及最佳可操作性;安全仪控采用可靠性硬件和软件、多重冗余和纠错技术,在反应堆保护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等系统应用中,满足了严格的安全要求。由于DCS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监视和控制功能,以及安装、调试、维护更为方便等特点,将为核电站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