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

ID:52934843

大小:475.6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2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_第1页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_第2页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_第3页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_第4页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蜈蚣养殖技术大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用蜈蚣的人工养殖技术野生蜈蚣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不适宜于高度耕作的丘陵山地。而适宜于农业用途的平原与湖区,早已改变了适合于.蜈蚣的生活环境,不再是药用蜈蚣的商品产地了。过去“种蜈蚣以为田”的经营管理方式,很早以前就被农业经营取而代之了。近十几年来,浙江野生蜈蚣的商品产地——嘉兴地区,由于采用了在桑树田间套种作物的高效耕作方法,使蜈蚣栖息的树行间隙日益减少,这是使当地药用蜈蚣商品产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原野生蜈蚣的商品基地浙江省嘉兴地区,从1964年前的年产量250万条,下降到1976年只有1.5万条,为一般

2、年产量(250万条)的O.6%。由于野生蜈蚣是大型捕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内的生产与消费的四级结构中,占据较高的等级。生态系统的营养水平分成四级:第一级是以自养生活的绿色植物为主体;第二级是由草食性动物所构成;第三级是以草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所构成;第四级是以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所构成。这个营养结构由下到上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即所谓生态锥体。以某一栖息地的生物群落的种群数量而论,第一级营养水平的植物种群数量最多,而以植物为基础的异养动物却要少得多;第三、四级营养水平的动物种群数量更少,因为它们的种群数量在自然界

3、的生物群落中要受到能流规律的支配。虽然多数动物不是固定在一个等级的营养水平上,如药用蜈蚣在养殖试验中,也吃些人为的食品,但它也应属于第三级营养水平的动物。因此,药用蜈蚣在自然界中受到营养水平的很大限制,个体数量是不会很多的。在丘陵山地野生蜈蚣的商品产区,一个劳动日捕获量的最高记录也只有20~30条。在浙江省岱山市境内的各岛野生蜈蚣与山林面积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单位面积667米2(1亩)的商品产量(条)也是十分有限的。野生少棘螟蚣的商品产量与山林面积的统计(1972~1977.浙江)岱山市的4个岛屿中,长涂岛为药用少棘蜈

4、蚣最少,单位面积产量为3.76条/667米2(1亩).最多的是大衙岛,单位面积产量为25.72条/667米2(1亩),而一般产量约为15条/667米2(1亩)。全国蜈蚣野生资源的年产量,已由解放初期的几百万条提高到现在的2000万条。药用蜈蚣之所以能成倍地递增,其主要原因是不断扩大蜈蚣商品的收购地区。如果以某一地区的现有产量为基数,再成倍地增加,那将是个难题。据浙江省岱山镇志的记载,明清年代,每年的产量不下几十万条,假定当时至少年产50多万条,而已知现在的年产量为200万条;那么,这个传统产地经过这样长的一个历史阶段

5、只增加了4倍。由此可见,要想在短期内再成倍地增加产量,可能性是很小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野生蜈蚣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起来,这是探求增加种群数量的一种途径。由于人工养殖显示出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药用蜈蚣的人工养殖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湖北、浙江、河南和广东等省都先后开始了人工养殖试验•经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取得了不少经验。目前,除药材经销机构继续试验外,许多地方的专业户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人工养殖药用蜈蚣是把野生蜈蚣家化。实践证明,人工养殖蜈蚣有很大的潜力,但也有一些问题,要把这一巨大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需要继续

6、深入地进行研究。药用蜈蚣人工养殖的实践,已经使我们认识到,母体抱卵(或称孵化)、抚育的行为,能在正常情况下保证下一代生长发育的安全,这对开展人工养殖十分有利。养殖独立生活的幼体首先需要有一块适宜的栖息地——人工模拟的小生态环境。人们可以用砖和土建造多层的空间灶,以供它们“居住”。这种垂直利用空间的养殖方法,要比自然界中野生蜈蚣平面分布空间利用率提高几十倍。其经济效益自然要比平面养殖高得多。野生蜈蚣的活动,受季节变化的支配,在四季温差分明的温带地区尤为明显。从农历霜降(10月23日或24日)以后,气温下降到10„C以下

7、时人蛰(11月底),直至翌年惊蛰(3月5、6日或7日)后开始复苏,大约有长达5个月的蛰居期,使蜈蚣既不取食也不生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人工控制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它们晚些人蛰、早些出蛰,可以使蜈蚣延长3个月的生长发育时间。例如,在小环境的周围设置简易的保温设施,铺盖一些稻草等,既可透气,又能保温,并继续供给它们食物等等。这样,蜈蚣生长发育的时间将由一年中的6个月再增加3个月左右。共30页第1页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的状况蜈蚣与全蝎、蛇、蟾蜍、蜘蛛被俗称为“中华五毒”.是我国传统的五味有毒的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古今医药

8、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要药物。每年各大医药公司都大量收购蜈蚣干品,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随着需要量的增加,药用蜈蚣的采集、养殖与加工有了相应的发展。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浙江舟山地区的岱山及嘉兴地区各县均是它的主要产地。在20世纪50年代初,年产在三四百万条上下。湖北沿长江各县的产地分散,但产量较多。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