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

ID:52939464

大小:1.6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4-02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_第1页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_第2页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_第3页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_第4页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编号:合同号:200631881288单位编号:10710密级:分类号:U4公路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报告简本长安大学2012年5月报告摘要:泥石流属于典型的灾害地貌现象及地貌过程,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极其强烈的公路地质灾害类型,是损毁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动力机制。泥石流对公路的破坏是点的、影响是线和面的,公路泥石流灾害的评价应是点、线、面的结合,与自然地理中泥石流灾害评价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特点。本项目依托甘肃陇南、云南东川、西藏波密等泥石流多发区及区内国道G212、川藏公路、云南省道S207等公路,进行公路泥石流

2、灾害评价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充分收集了云南东川、甘肃陇南、西藏波密及林芝和拉萨等地区自然地质环境资料及泥石流发育资料,通过对云南东川区蒋家沟、大小白泥沟、达朵沟、西藏古乡泥石流沟及甘肃陇南武都区及武都至宕昌G212沿线泥石流及上述区域的多条泥石流沟谷的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的内外动力地质特征,总结了研究区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公路施工状况评价,论证了公路泥石流成灾条件。在对依托区地质动力环境与泥石流发育特征调查、地形参数测绘、公路设施的工作状态调查的基础上,以地质条件、气象气候条件、泥石流沟谷规模、地形地貌参数等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泥石流

3、单沟(点)评价和路段(线)评价危险性模型,提出了危险性等级,定量评价泥石流灾害对公路的危险性;结合公路工程设施的结构、材质、几何参数等因素,建立了公路工程设施易损性评价模型,提出了易损性等级,定量评价公路工程设施对泥石流灾害的承灾能力,建立了公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借鉴自然区划、灾害区划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提出公路泥石流分区的原则、方法,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区方法,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主导指标和参考指标相结合方法。在综合分析影响泥石流发育的自然地质要素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参数、岩土类型、降雨参数

4、、河流水系、自然植被等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泥石流易发指数模型;依托GIS技术,以ARCGIS软件为平台,以泥石流易发指数、地貌单元等为主导指标,以地形参数、岩土条件、降水条件等为辅助指标,以泥石流历史灾害程度为参考指标,提出了公路泥石流分区方案,将全国分为5个易发等级泥石流区,并编制了公路泥石流分区图件石流分区方案,将全国分为5个,易发等级泥石流区,并编制了公路泥石流分区图件。从宏观政策、防治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公路泥石流的防治对策,重点研究了技术层面的防治对策。提出了渡槽、桥梁、涵洞等公路工程设施和泥石流沟谷综合治理等技术手段。关键词:公路;泥石流;成灾条件;分区;灾害评价;防治对策ABST

5、RACT:Debrisflowbelongstothetypicaldisaster,itisageomorphicphenomenonandageomorphologicprocess.Itiscommoninbuildingmountainoushighway.Debrisflowisahighwaydisasteranditsdestructiveeffectsareverystrong.Itcandestroytheroadbed,roadsurfaceandthepreventionbuildingswhichacrossedit.Thedamagecausedbydebrisflo

6、wisaspot,butitcaninfluencethewholelineandalargeareaaroundit.So,evaluatingthedebrisflowdisastershouldcombinethespot,thewholelineanditssurroundings.Itisdifferentfromevaluatingthedebrisflowinnaturegeography.TheprojectreliesonG212Long’nan、S207ofYunnan、southlineofChengdu-LhasaHighwaydebrisflow-proneareas

7、abouttheroad-building,itissignificanttoresearchthepreventionandprotectionfortheroads.ThisreportcollectedthematerialofgeologicalenvironmentanddebrisflowofDongchuan,Longnan,TibetBoMiandLhasa.Throughthe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