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pdf

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pdf

ID:52944240

大小:122.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pdf_第1页
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6月第7卷第6期·669·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张菊芳恶性胸腔积液又称恶性胸水或称癌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在成人胸腔积液中占42%~77%。其中胸膜转移性肿瘤所致者占针对患者的思想问题,护士应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心,鼓励患[2]95%以上,而原发于胸膜的肿瘤所致者较少见。恶性胸腔积液是晚者树立信心。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因此,积极诊治恶性胸腔积液,对延长部置入于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有

2、如下优点:①只需1次穿刺,减轻分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对了痛苦,减少多次穿刺引起的脏器损伤及胸膜休克的机会;②可采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了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通过用多种体位,更快更彻底的引流胸液,并有利于胸腔内给药;③导管积极的术前宣教和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细而软,对胸膜组织刺激小,并可随意转动体位不引起疼痛;引流袋1临床资料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影响活动和睡眠,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同1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9~76岁;kps评时解释引流术的目

3、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时配合要点,如穿分:40~70分;其中肺癌24例(肺腺癌16例、肺鳞癌6例、类癌2刺时固定体位,不说话、咳嗽等,稳定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3]例)、其它肿瘤转移所致6例;患者均经胸片、B超等检查证实;大量理,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必要时给予镇静药,术前测定凝血功能;胸腔积液20例、中等量10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2)术中配合: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暴112方法患者取坐位,根据超声定位或选择肩胛线第9~10肋间露术野时冬天注意保暖。置管成功后,将引流管与引流袋相连,固[1]作为穿刺

4、点,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将中心静定好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袋可固定于床边,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能脉穿刺针刺入胸腔,插入特制的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将中心静脉走动,可将引流袋固定于患者的腰部。在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导管送入胸腔,抽出导引钢丝,用肤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局部覆盖无者的生命体征及进针后的反应情况,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菌纱布,然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与引流袋连接,进行引流即可。晕、胸闷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协助留取送检标本。本组中有1例出113结果30例胸水消失为14~30d,引流量2500~4000ml,引流后现上

5、述情况,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有2例出现局部疼痛,经充分麻醉后缓经B超复查胸水消失,所有病例都成功进行胸腔内注药治疗。无1解。例出现置管局部感染和穿刺部位出血。212术后护理(1)安置体位:取半卧位,休息0.5h后根据病情可2护理作适当的活动,一般情况好的可带袋行走,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211术前护理(1)患者的准备:恶性胸水患者因胸闷、呼吸困难,颜色、量及引流速度,早期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时不宜过快,通过调节胸液的引流量,控制引流速度,避免由于过多、过快引流,引起复张性肺水肿。应分次引流,每天引流量应<1000ml,以免引起纵隔摆作者单位:3

6、22100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动,本组有1例积液总量达4000ml,分次引流避免了出现不良反应;(下转第671页)钛网联合ZPLATE钢板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俞幼娟李文珠钛网联合ZPLATE钢板行胸腰椎前路植骨内固定,系采用前路后植入,然后选择合适长度ZPLATE钢板置入固定,放置负压引流后钢板ZPLATE加钛网植骨融合方法。其优点ZPLATE钢板强度和刚关闭切口。度可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钛网装置能恢复椎体高度和压缩椎113术前准备(1)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温度22℃~25℃,相对湿体、纠正矢状变位,具独特的效果,使脊椎前柱得到稳

7、定的重建,有度40%~50%。层流空气的手术室更理想,并加强手术室管理,严[1]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的早日康复。本院于2003年11月至格限制参观人员;(2)特殊器械及物品准备:除备常规脊柱手术器械2004年11月应用钛网联合ZPLATE钢板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28[2]外,还需准备胸腔止血钳、肋骨撑开器、肋骨剪、长刮匙、长柄骨膜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剥离器、长剪刀、C臂机、高频电刀、吸引器、侧卧体位垫等。1临床资料2护理配合1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211巡回护士配合(1)手术

8、体位:麻醉成功后,一般都选用左侧41.5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2例、重物压伤7例、车祸伤9例;新鲜入路即90°右侧卧位。对于主动脉偏右的特殊病例,则应选用右侧骨折26例、陈旧骨折2例;术后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