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

ID:52996475

大小:12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9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_第1页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_第2页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国家化工、石油化工及其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已跻身国内一流水平。化工教学实验中心是北京化工大学重点校建实验中心,它以化学工程学院为依托。化学工程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学博士点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一支涵括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学术造诣深厚、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教

2、学规模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自1996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实验室建设,自行研制出一系列“高标准、高质量”的化工单元操作、专业及创新实验装置,全面更新了实验教学设备、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将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与创新型实验室重新整合,于2001年成立化工教学实验中心,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杨祖荣教授出任中心主任,教学院长担任副主任。目前,中心下设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化工创

3、新实验基地、化工仿真实习基地及中水处理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由工程基础到专业实践的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中心树立以人才培养为宗旨,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能与优势,中心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整合,提出以化工单元操作实验为桥梁,以专业实习、专业实验、创新

4、实验、工程设计训练和毕业环节为纽带,构建起多层次、多方位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两个平台完成,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心目前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10余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每年接纳学生1500多人,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出专业实习(包括仿真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型实验与工程设计训练等课程,年均实验人时数在7万左右。中心目前可开出流体阻力,传热,板框与动态过滤,精馏,膜结晶,吸

5、收与解吸等20余种化工原理实验(包括实验仿真),以及搅拌、变压吸附、流体返混、高压加氢、反应精馏、超重力、超临界萃取、相平衡等10余种专业实验。实现“三层次”教学模式,即基本操作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研究型实验。基本训练型实验,以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工程观念培养为主;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实验方案设计与学科综合知识的强化为核心;创新研究型实验,将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研究式的学习,以培养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在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心自主设计、学生参与

6、研发了30余种近百套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及创新型实验装置,其中大多数具有计算机过程模拟、数据在线采集与控制功能,1部分装置还可实现远程监控。这些装置具有手动操作与计算机在线测控并重;小型化、可视性与工程性结合;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兼备;专一性与多功能相融;稳定时间短、测控精度高、数据重现性好,且经济节能等特点。中心实验教学采用开放式运行、分组实验,实验考评以平时成绩(包括仿真实验、现场操作技能、素质)、实验报告和考核成绩(笔试、总结或现场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同时,还为课外的第二课堂提供

7、条件,设立了课外的实习基地、工业过程设计、单元操作实验与科研训练计划,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心近年来,编写了《化工原理实验》、《合成氨仿真实习》等实验教材,《化工专业实验》、《化工创新型实验》、《青霉素发酵仿真实习》、《中水教学实践课程》等校内讲义。中心在学校和学院两级领导的关怀下,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院长为核心的结构合理、能力强、水平高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现有教师40人,其中专职人员17人;教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中级职称人员12人;具有博

8、士学位的教师23人。中心十分重视对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建立了青年教师培训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辅导教师;并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积极选派青年教师深造或出国进修,现已有多名教师完成了在职硕士、博士学业或出国深造。近年来,中心教师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及专著8部,发表教改论文23篇,学术论文400篇,其中被S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