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53044896

大小:3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七律劝学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自古雄才多砥砺,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豪士前。(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五)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

2、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七)诵读第l段。1.诵读的准备。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2.学生

3、练习背诵。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后检查试背。3.文理分析。第一步:找观点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八)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2.学生练习背诵。3.文理分析。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2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

4、是善之善者。)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九)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后解释下列词语:“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提示: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

5、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主旨: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十)总结全文。1.思想内容。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2.设喻的运用。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3.对举的运用。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

6、,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

7、面的认识。)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