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

ID:53045311

大小: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_第1页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_第2页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_第3页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_第4页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示范教案(2)鲁人版08版必修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示范教案教学目的:[来源:学科网]1、感受课文丰富瑰丽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3、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意思。教学难点、重点: [来源:学+科+网Z+X+X+K]1、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来源:学

2、科

3、网Z

4、X

5、X

6、K]2、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4、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

7、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5、)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有关知识1、介绍“赋”这个单元的课题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这是指上给皇帝的奏章;“滕王阁序”中的“序”,是序言,是介绍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师说”的“说”我们多次学过,这是一种议论文体。以上这些课文的文体在题目中就作了交代。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阿房宫赋》的“赋”是什么文体呢? [明确] “赋”是有诗衍变而成的一种文学体制

8、;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辞人之赋徒有华丽的外表,而诗人之赋不但文词优美,而且意义严正;《阿房宫赋》属于诗人之赋。[大屏幕] 赋用作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这可以说是由铺陈发展到以赋名篇的肇始。至于什么是赋呢,我们曾经粗略的提到“赋者,铺也”。《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内容和形貌做了介绍。它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

9、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学完《阿房宫赋》之后,相信大家就能感受到这种美了。赋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这样几个阶段。2.作者3.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红楼梦》里有一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学过了吧?里面有一张“护官符”它的内容是: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放幻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里就提到了“阿房宫”。[大屏幕]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就死了,接下来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没完工

10、就在公元前206年被项羽一把火烧毁了。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作者杜牧生活的唐代,此时危机重重。于是,杜牧写了这篇赋。表面上,揭露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实际上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当权者要以古为鉴。二、听录音,正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在听的同时请大家把一些不认识的字注注音。(强调应读阿房(fang)宫)[放录音]三、划分结构读完文章,我们明显的可以发现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两部分:[大屏幕]第一部分1-2节   体物,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淫、奢侈的生活。第二部分3-4节   写志,交待作这篇赋的本意,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11、。四、课文研讨1、梳理第一小节(1)下面我们先来看“体物”中的第一小节。这一节介绍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结合课后练习一的1.2.3看看第一小节。(2)请同学回答第一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来历?[来源:学科网ZXXK][明确][大屏幕]“六王毕……阿房出”请同学回答第二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外在形势?[明确][大屏幕]“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请同学回答第三题,阿房宫的本体构筑[明确][大屏幕]“五步一楼……而气候不齐”这样一理,大家很清楚这节可分为几层呀?(三层)(3)第一层我们请位同学来翻译第一层强调:毕:完了,指被秦国所灭。一:统一,数词→动词

12、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尽。形→动我们说第一句四个三字句,短短的12个字写得非常好,对的十分工整,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既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想想,要把蜀山上所有的树木通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运到关中,阿房才“出”,这是多么劳命伤财呀。这12个字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是褒是贬呀?(贬)[来源:学+科+网Z+X+X+K]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等我们学完本文,将请同学来回答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