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

ID:5307119

大小:357.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_第1页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_第2页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_第3页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12月皖西学院学报Dec.,2013第29卷第6期JournalofWestAnhuiUniversityVo1.29No.6常州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张彩云,(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常州词派在清代嘉道年间顺应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及词坛背景应运而生,其理论构成了中国传统词论的一部分。它对清代乃至现代词坛的诸多词人及其词论观点的提出均提供了理论的表述模式及学理意义上的帮助,对中国的词史也产生了影响。关键词:常州词派

2、;理论建构;词评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13)06-0088-04一、常州词派在清代的词评条件及理论成就论。周济的词论发展了常州派词论,提出了“寄托出(一)常州词派所面对的词评条件入说”等有创建性的词论。谭献选录《箧中词》,评点常州词派的词评条件,一是其历史条件,常州词周济《词辨》等,后被辑为《复堂词话》,彰显其比兴柔派是在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及词坛上追求浙西派末厚说。冯煦的词论《蒿庵论词》。陈廷焯的《白雨斋词流的形式技巧等弊端的情况下出现的;二是词

3、本身发话》阐述其沉郁说[2]。况周颐的《蕙风词话》阐述其展的条件。常州派词的发展始终和社会现实相一致,“重、拙、大”的词论主张,把常州词派词论发展到了极词向何处发展成为常州派词人关注的重点。致。况周颐对“重、拙、大”这3个字做了解释,而他的常州词派从其创建伊始即有着明确的目标,张惠解释也不全是他自己的思想,而常州派主要的思想,言及其后继者们注重围绕词的目的展开词的创作与是端木蜾的思想,是王鹏运的思想【3](。况氏多半词评,且注重词的理论与创作并重,从而达到对常州是就事论事,就“重、拙、大”而谈“重

4、、拙、大”。从这些派词论建构的目的。词论及文本中可见常州词派理论的提出、发展、完善常州派表达感情所标举的形式与阳羡派、浙西派的过程。不同。阳羡派、浙西派是独立标举,词作和词论重在况氏《蕙风词话》的出现不但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表达自己感情。阳羡派词论是清初最具新意、最有自华,还敢于创新,对现代词学的发展意义重大[4lj(胁。觉性和鲜明性的一派词论,也是清初自成体系的词学二、常州词派清词评的价值观_】j(H’,但其词论尚未成熟。常州词派发展到最后已成为清末一个时代的文常州派注重于为更隐蔽的情感寻找一个切

5、实的学创作特征。这与常州词派创作实践和众多有价值角度。他们善于挖掘适合表达怎样的感情、如何表达的词论有关[2j。感情,进而发展到逐步推举以词树立起来的儒家观常州词派由张惠言开创后,经过周济、谭献、庄念。如“襟抱”说、“沉郁”说等。常州派词评家除了评械、陈廷焯、况周颐等后继者结合其所处时代词学观宋词外,还有对清朝的当代词评,且此词评在常州词的变化发展对其前辈词论不断地拓展,进而提出更完派的后继者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2]。整体来看,常善的词论,从而使此派的影响渐广。如周济提出的州词派重视词的思想内容

6、和社会价值。“寄托出入说”比张氏的比兴寄托说更系统,其提出的(二)常州派词评的理论成就具有创新性的“词史说”,引领了后继者对社会现实的常州派有大量的文本见于批评视野,且具有一定收稿日期:2013108—28的词学理论成就。常州派当代评比阳羡派、浙西派词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51069)。评更系统、更完善。常州派的清词评成果散见于其词作者简介:张彩云,女,副教授,硕士,武汉大学文学院访问学作中。如《词选》阐明了意内言外说,开创了常州派词者,研究方向:词学。第6期张彩云:常州

7、派词评的理论建构及其在词坛的影响89关注。谭献提出的“比兴柔厚说”完善了常州词派词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论,但其清词评没有陈廷焯的集中。陈廷焯以“沉郁也。”[10]。况氏把自然界中的环境与社会环境融合说”为出发点,对清人清词的关注更系统更细致。他为一。把“江山”与“风雨”之间的情与景的关系表现们都为清代词坛作出了贡献r2]。得富有意蕴。再如受常派影响的清末4大家所作词常州派词评价值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中也有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情景交融之作。如他们1)尊体观所编订的《庚子秋词》,

8、词中所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社会张惠言提出微言大义的词学观,起到了尊词体的现实相结合,可谓情景交融。要求,并通过比兴寄托手法来实现尊体观以提高词的以上几点是对常州词派词评及成果的简单分析。地位。金应硅、谭献等也倡导尊体观。《复堂Et记》实际上,常州派的词论不仅在当时有广泛影响,就是云:“周介存有‘从有寄托人,以无寄托出’之论,然后在民国初年以至现代词史上仍然展现着其传衍,其影体益尊⋯⋯”E53周济还以尊体与否来评他人词以倡导响在现代词坛上依然不断地回响着。常州派词论成尊体观。为众多人言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