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

ID:5308441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_第1页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_第2页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_第3页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初三(下)语文定时作业(二)命题人:卞修梅高久平审题人:金家琳(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一、综合运用(共40分)1、运用你所学过的诗词文填空:(10分)①,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②,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③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比喻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④《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春夏之景的句子是,。⑤古诗中描写羁旅乡愁的句子有很多,请写出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连续的两句,。⑥古诗文中表现诗人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的诗句有很多,请写出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连续的两句,。2、请选择下列“之”的

2、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4分)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宋何罪之有?D、属予作文的记之3、请选择下列“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4分)例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C、近岸,卷石底以出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请选择下列“于”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4分)例句:战于长勺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欲报之于陛下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5、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呼尔

3、而与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6、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4分)①诗词中的节日:同学小张在资料准备过程中发现不少古诗词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她搜录了下面一些诗句,请你写出相应的节日。(6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天价月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李静山)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②节日中的民俗:试从中

4、国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节日,简要介绍当地的文化风俗。③节日文化的思考:当圣诞节到来的时候,那个笑容可掬、坐着雪橇的白胡子老头儿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面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盛行,传统民俗节日能否站稳脚跟?“洋节盛行”,我们该怎么办?《新闻调查》节目组正在采访,面对电视镜头,请你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应对策略。(5分)二、阅读(60分)(一)《桃花源记》(29分)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5、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解释加点字(4分)⑴阡陌交通()⑵便要还家()⑶渔人甚异之()⑷乃不知有汉()8、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

6、同的是:()(3分)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4分)10、翻译句子(4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1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中填入妥贴的动词。(4分) 发现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41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4分)我的发现:13、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7、?(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我的答案:1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4分)我的理解:。 (二)《陋室铭》《论语(节选)》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8、(1)一箪食()(2)惟吾德馨()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②孔子云:何陋之有?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