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

ID:53087513

大小:1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_第1页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_第2页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鲁镇镇中心初级中学化学组—期末复习—单元测试2021/9/1认识化学变化()1.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2.奶奶年青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D.降低煤的着火点()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则实际参与反应的○●和○○两种粒子个数比为A.1:1B.1:2C.2:1D.4:3()4.6g铝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A.小于6gB.等于6gC.大于6

2、gD.无法判断()5.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a(0H)2+CO2==CaCO3+H2OB.Na2CO3+HCl==2NaCl+H2O+CO2↑C.3CO+Fe2O32Fe+3CO2D.FeSO4+Cu==Fe+CuSO4()7.某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子或原子,则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在反应A+B=C+D中,已知

3、25gA和lO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和mgD,则m值是A.15B.20C.25D.30()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0.在X+3O22CO2+3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应为A.C2H4O2B.CH4OC.C2H6OD.CH4.()11.常德桥南”12.21”特大火灾教训惨痛。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楼梯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D.躲在衣柜

4、内等待救援()l2.已知化学方程式:R+2O2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44515反应后质量(g)待测26014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4.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

5、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3鲁镇镇中心初级中学化学组—期末复习—单元测试2021/9/1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5.有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C==2A+D。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gA、6g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B、C的质量比为16.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6、g。x和y的关系为:x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17.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

7、,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18.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C+O2点燃CO22H2+O2点燃2H2O2Mg+O2点燃2MgO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