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

ID:5315359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1页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2页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3页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4页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平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垫江县清平小学校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5〕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等文件的要求,立足垫江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为提升垫江县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

2、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以校本为基础,培训采取教师自主研修与集中研讨、网上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具体目标如下:1.技术应用有改变。引导学科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围绕学科重难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2.专业发展有环境。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参与混合研修活动,能够利用手机移动端“良师通”、数字备课工具提高个人工作效能,从而熟悉和运用技术手段形成的信

3、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成长。—6—3.骨干建设有团队。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培养各学科及校本研修的骨干队伍,推进区域混合研修导师团队建设,形成常态化骨干研修团队。4.资源建设有成果。基于一线教师与研修导师团队的实践,通过个人建设、团队打磨、区域推荐的方式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精品作品集,包含突破重难点的微课例、课程诊断实例、优秀教学设计和课件等,推动本地的学科资源建设。5.示范引领有基地。建设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校,并帮助其深入探索实践,形成模式,打造团队,能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有所突破,培育信息技术环境

4、下区域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基地。6.区域推进有机制。通过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实施,形成从学校、到乡镇、到区县的分层混合研修机制,为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二、培训对象清平小学全体教师,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自愿参加。三、培训内容本次培训采取测评诊断、按需选学、层次递进、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相应的课程和研修任务。(一)网络研修内容本次培训设置“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

5、展—6—”五个模块。如下表所示:阶段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任务主题线上作业简介线下活动组织安排诊断测评:依据诊断测评结果,选学相关课程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任务:确定作品选题参训学员熟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我的网络家园等学习内容,填写问卷,完成诊断测评,并以此为依据,选学网络课程,确定本次研修要完成微课作品的主题,并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完成各阶段的作业、活动。学校组织、管理学员登录学习,熟悉网络平台,组建校级指导、管理团队。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任务:撰写教学设计依据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及多媒体教学条件,选择执教的一个单元(

6、或一节课),完成该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研组研修(推选作品):请各校教研组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推选拟重点研磨的“种子作品”。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任务:制作教学课件将上一阶段完成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在学友观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份PPT教学课件,并注明课件的设计思路和用途。校级研修(研磨优品):请各校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各教研组推选的“种子作品”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对本校所有

7、参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任务:制作微课视频在前两个阶段完成的教学设计及PPT教学课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个微课视频,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明微课的设计思路和用途。区域坊研修(展评精品):—6—项目组联合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精品展示活动,对各校推选的“优品”案例进行展示点评,推选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精品”成果(优质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教学反思等)。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任务:撰写教学反思根据课堂实施情况及学友、

8、专家的意见,对本人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撰写一份教学反思。(二)线下集中及校本研修设计为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到实处,增强远程培训的实效性,将预设性资源的应用与生成性资源的物化相结合,本次培训组织骨干人员参加县上两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