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教案07-08

机械设计教案07-08

ID:5324904

大小:436.29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2-08

机械设计教案07-08_第1页
机械设计教案07-08_第2页
机械设计教案07-08_第3页
机械设计教案07-08_第4页
机械设计教案07-08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教案07-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院、系室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课程名称机械设计专业、年级、班级机电一体化及CAD/CAM主讲教师陈维默福建农林大学1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

2、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2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课时安

3、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机械设计总论1.1“机械设计”的概念1.2课程性质、任务、教与学1.3机械设计概述1.4课程内容的主要结构、作用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机械、机器、机械零件、机械设计等概念,设计机器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中的通用零部件与专用零部件掌握:零件的工作能力与强度的概念。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1章机械设计总论1.1“机械设计”的概念机械、机器、机械零件、机械设计的概念1.2课程性质、任务、教与学1

4、.1.1性质1.2.2任务与作用1.2.3教与学若干问题(1)内容(2)教学环节1.3机械设计概述1.3.1机器系统的组成1.3.2设计机器的一般过程*1.3.3零件的工作能力(1)设计的基本要求(2)零件的工作能力(3)零件的失效(4)零件的承载能力*1.3.4主要计算准则1.3.5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1.4课程内容的主要结构、作用3教学方式、手段、媒介: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手段、媒介:多媒体、板书板书设计:主板书(例)副板书、图、挂图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例)机器——省力增效的工具(代替、超越人大石块→碎石机→小石

5、块力)功能:变换、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结构组成:零件→构件→机构→机器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例举常用热处理方法,说明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对改善零件或材料的效果作业:图示夹钳弓架的材料为45钢,已知尺寸为:a=65mm,b=16mm,h=50mm,试按弓架强度计算夹钳所能承受的最大夹紧力F(取安全系数S=2),并绘出应力分布图。参考书目: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吴宗泽、黄纯颖主编,机械设计习题集,第三版教师姓名:陈维默职称:副教授07年月日4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

6、号: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3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3.1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3.2疲劳强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疲劳强度的基本理论。熟悉:疲劳失效的过程、应力循环特征及术语、常见的交变应力规律掌握:σ—N疲劳曲线,机械零件的持久极限计算。能力培养注意点:工程应用分析时的简化处理方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3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3.1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3.1.1交变应力(1)交变应力(

7、2)应力循环特征及术语(3)常见的交变应力规律3.1.2疲劳失效3.2疲劳强度的基本理论3.2.1σ—N疲劳曲线*3.2.2疲劳极限应力图(1)应力图分析(2)应力图简化*3.2.3机械零件的持久极限计算(1)影响零件持久极限的因素(2)零件的弯曲疲劳持久极限#3.2.4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单向稳定变应力时(2)双向稳定变应力时5教学方式、手段、媒介:教学方式、手段:讲授媒介:多媒体、板书板书设计:主板书(例)副板书、图、挂图(2)应力循环特征及术语(例)1)应力循环--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称作一次循环)。2)应力循

8、环次数--应力重复变化的次数3)应力循环曲线--应力与时间的关系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当零件的计算应力大于疲劳强度极限时,零件还能工作吗?作业:一对齿轮作单向传动,试问:(1)轮齿弯曲应力可看成哪类循环变应力?(2)两轮齿齿数为Z1=19,Z2=80,小齿轮主动,转速n1=200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