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doc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doc

ID:53252355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doc_第1页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对酸碱中和反应实质的探究,从微观层面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3、通过酸碱的性质学习以及应用,初步掌握认识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过程:【板块一】: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其中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硫酸,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区分?(完成学案,且说明方法和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方程式)【小结】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板块二】: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力提升】1、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能否发生

2、反应的试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红色又褪去。(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原溶液中的离子有和;反应过程中增加的离子是,减少的离子是;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剩下的离子是和;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板块三】:中和反应的应用【跟踪练习】“五一”劳动节,小军给妈妈帮厨,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小军问妈妈这是什么物质,小军妈妈要他猜一猜。(1)小军打开瓶盖闻了

3、闻,初步判断为白醋。请问小军是利用了白醋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2)为进一步判断该液体是否为白醋,小军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该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苏打(又名纯碱)粉末(碳酸钠),观察,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液体中可能含有离子。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该液体的酸碱性(参照小军的实验方案,要求有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能力提升】1.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⑴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

4、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②Na2CO3+CaCl2=CaCO3↓+2NaCl【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猜想正确【实验分

5、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成立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      (填字母)A.放置在空气中B.观察颜色C.加水溶解D.利用溶解性【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和浓度的变化及原因物质质量浓度原因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

6、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B)溶质可能只是CaCl2(C)溶质可能是【实验探究】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7、,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猜想(B)正确猜想(C)正确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反思与拓展】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方程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