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doc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doc

ID:53252882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doc_第1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导学案预习导学: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地球具有球状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也随着发生变化。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所以世界的气温分布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二、地球运动与气候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2、地球公转与气候(1)指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昼夜长短情况。自转公转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地轴是倾

2、斜的,总是指向北极星。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度固定夹角。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转。自西向东转周期一天一年产生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四季更替现象、五带。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状况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线全球昼夜平分(相等)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夜现象、北极圈内极昼现象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线全球昼夜平分(相等)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冬至12月2

3、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夜现象(2)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3)五带: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4)五带的比较五带名称纬度范围特点热带23.5°N—23.5°S有(有无)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最多、最少),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北温带23.5°N—66.5°N无(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无(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

4、气候变化明显。南温带23.5°S—66.5°S寒带北寒带66.5°N—90°N无(有无)阳光直射现象,__无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最多、最少),气候终年寒冷。南寒带66.5°N—90°S三、海陆分布与气候1、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海近的地方温差小,距离海洋远的地方温差小。2、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拖后1个月。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沿海地区的降水比内陆的降水多。四、地形地势与气候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2、阻

5、挡作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4、人类活动与气候(1)影响局部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可以使当地气候恶化。(2)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是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危及人类健康。(3)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