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教案.doc

有教无类教案.doc

ID:53254339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有教无类教案.doc_第1页
有教无类教案.doc_第2页
有教无类教案.doc_第3页
有教无类教案.doc_第4页
有教无类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教无类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渭三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样表课题《有教无类》备课人 董艳红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教学重点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2、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课时课时目标 过程设计授课人一、导语设计: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

2、导价值。二、学习课文内容:  选文1、  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1)、“有教无类”的含义?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授课班级(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

3、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选文2、  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一般人、普通人;语上,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孔子说:“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  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力水平天生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选文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

4、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

5、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1)、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句话意思是:听说了就表示去实践。即“闻斯行之”。(2)、现在子路直接问这个问题,想不到孔子竟是另一番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3)、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曰“闻斯行之!”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公西华感到有些糊涂,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求也

6、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原来,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代教育上称为因材施教。选文4、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7、;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

8、“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