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

ID:53299475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一6和白介素一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发生及发展、浸润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牙龈癌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牙龈瘤患者3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白介素-8和白介素-6水平。结果观察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X0.05)。良性病变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患者的白介素-6

2、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I期和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I期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X0.05)。结论白介素-6和白介素-8参与牙龈癌的发生和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观察其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牙龈癌病理特征,值得借鉴。【关键词】牙龈癌;白介素-6;白介素-8;病理特征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75在颌面部肿瘤种

3、类中,牙龈癌较为常见。研究认为,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白介索-6和白介索-8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在牙龈癌的病理发展过程中,上述白介素类物质是否在其中存在水平改变,以及其水平改变和牙龈癌临床病理特征是否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2,3]o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牙龈癌患者,观察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改变与其病理特征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的36例牙龈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术前没有经过抗肿瘤等相关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0例

4、,女16例,平均年龄67.5岁;TNM分期:I期12例、II期18例、III期6例;观察组屮肿瘤转移12例,肿瘤未转移24例。选择同期牙龈瘤良性病变患者3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3岁。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9岁。所选上述对象在本实验前均未使用对免疫有影响的药物及激素类药物。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和良性病变组在入院第2天早晨抽取静脉血约5ml,在每分

5、钟3000转下离心,离心时间为10min,取上清液,在-80°C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检测用。对照组是在体检当天清晨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和保存方法同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具体测定步骤依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三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比较观察组、良性病变组和对

6、照组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62.9±7.7)、(42.3±4・8)、(34.2±6.2)ng/Lo观察组、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白介素-8水平分别为(73・1±8・0)、(51.3±6.5).(44.9±5.8)ng/Lo观察组白介索-6和白介索-8水平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观察组的分期与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改变的关系I期、II期、III期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50.9±6.

7、2)、(58.8±5,3)、(76.3±7.1)ng/LoI期、II期、III期患者的白介素-8水平分别为(59・8±4・6)、(67.6+6.0)>(85.4±8.6)ng/LoIII期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I期患者和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期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观察组的转移与白介索-6和白介索-8水平改变的关系12例转移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为(93.9土10.2)、(101.3±9

8、.6)ng/L;24例未转移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为(61・5±7・7)、(73.6土6.1)ng/Lo转移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均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分龈的上皮细胞长期暴露丁口腔的微生物环境中,其中细菌和其产生的毒性产物对牙龈产生不良刺激,引发炎症反应,其中白介索-6和白介素-8参与其中的炎症反应,引起局部牙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