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

ID:53336556

大小:1.78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 湘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区域发展差异考能检测湘教版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图中A、B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水源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2.B地如果不合理灌溉容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位于欧洲北海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阴天多,加之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B地位于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灌溉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地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使土壤盐分在地表积累,造成土地

2、次生盐碱化。答案:1.B 2.C   (2012·温州龙湾中学月考)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3~5题。3.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解析:选B。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4.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解析:选A。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分布较为分散。5.丁省与丙省相比(  )-

3、6-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比重小解析:选D。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   (2012·海宁中学模拟)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6~8题。6.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解析:选C。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4、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A。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两区域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8.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解析:选C。多山的地形、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和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9~11题。-6-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A.地理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热量比Ⅱ区充足C.Ⅲ区和Ⅰ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P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为我国一月0℃等温线,同时也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因此,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到两侧种植业的不同,南方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图中I区为东部季风区,Ⅱ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Ⅲ区为青藏高原区,Ⅱ区比Ⅲ区纬度高,但是由于Ⅲ区海拔高,故热量较Ⅱ区少,比I区更少;Ⅱ区、Ⅰ区北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有明显差异,

6、且由此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明显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10.下列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A.甲—Ⅱ—农耕业、河谷农业B.乙—Ⅰ—畜牧业、灌溉农业C.丙—Ⅲ—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解析:选D。根据甲、乙、丙三幅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以及降水状况,不难判断出甲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图为温带季风气候,再对照农业生产其他因素,不难分析出甲-Ⅰ-农耕业(水田为主),乙-Ⅱ—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丙—Ⅲ—农耕业(旱地为主)。11.下列不属于I自然区的地貌是(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解析:选D。联系三大自然区内的

7、主要地形,可知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于Ⅱ区,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12.读某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表和我国某地局部示意图,甲、乙、丙三个经济地带分别对应图中的(  )-6-经济地带甲乙丙第一产业(%)181510第二产业(%)464950第三产业(%)36364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③①解析:选C。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经济越发达,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就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