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

ID:53437187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_第1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_第2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_第3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_第4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必备技巧与应试策略记叙文  考点之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  [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类型2]、本段(本句)运

2、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  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

3、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

4、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  考点之三:表现手法  [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

5、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

6、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

7、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考点之五、结构层次  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2、概括层意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

8、物+××特征。例如3:(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①文章标题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