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的栽培技术.doc

国槐的栽培技术.doc

ID:53462923

大小:6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4

国槐的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国槐的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国槐的栽培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槐的栽培管理技术国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它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通过采用营养钵育苗,加大株行距移栽培育国槐大苗,表现效果较好。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一、选地和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屮性沙壤土做圃地。整地吋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地施农家肥、磷肥、饼肥各50公斤,用30%的咲喃丹0

2、.75〜1.2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耕翻耙平后做成宽1米的平床。二、浸种。3月上旬,将种子放入80C的温水中,边放边搅,直至水温降到40C为止。除去杂质,浸泡2天至3天,浸泡吋要注意每天换30°C的温水两次。三、主要播种繁殖,也可抒插。春播,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度的水浸种24小吋,余硬粒再处理1〜2次。种子吸水膨胀可播种。条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7〜10天幼苗出土,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一-般每米长留苗6〜8株,一•年生苗高达1米以

3、上。也可早春集屮营养钵育苗后移植定苗。国槐萌芽力较强,若培养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当年苗高3〜4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挖宽1米至1.5四、营养钵育苗。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米,深30厘米至40厘米的池子做苗床,用沙壤土加丄过筛后的农家肥20%作为营养土,用棉花制钵器制钵,把营养钵摆于床内,均匀洒水-次。每钵放2粒至3粒种子,上面撒1厘米厚的湿润细土,用塑料薄膜弓形覆盖、封闭4周,10天左右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床内温度控制在40°C以下,床面保持湿润。待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时,练苗3

4、天至5天后,即可进行大出移栽。五、苗期管理。国槐苗移栽成活后,要及吋进行屮耕除草,松土保墻。必要时进行浇水并追施尿素每亩15公斤。二年、三年生苗木粗生长加快,应于春季每亩施入饼肥50公斤,夏季追施尿索2次至3次,并加强苗木病虫害防治。国槐整枝技术:1、适时截干每年在春季生长停止后,第二个生长季节来临前(一般在7刀上旬),将顶端弯曲部分剪断,发出新枝后,选择一个垂直向上的枝作新的主干。2、合理整枝所谓合理修枝,就是在不影响主干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多保留一些侧枝,这样有益于树干的加粗生长,加快木质化进程,避免树干弯曲;具体操作下:(1

5、)水平枝和接近水平的枝一•般不剪,让其自然整枝;(2)影响主头生长的竞争枝要及时剪掉;(3)对不形成竞争生长的其它侧枝控制其生长,当其粗度达到主干粗度的1/2时应及时剪除;防止主干尖削度过大,同时提高主干高;若剪除过晚伤口大不利于愈合;3、再次截干对2〜3a生的苗木,当春季开始生长时,如果苗木没有明显的主头或是有主头但过于偏斜的应再次进行截干,剪口选在开始偏斜部位即可;4、保持合理密度小苗地径2cm,每公顷留苗45000〜60000株;大苗胸径4cm以上,每公顷留苗12000株左右;这样既保证光合需要,又能达到自然整枝的要求;5

6、、其它措施幼苗期多施磷钾肥,生长季节加强叶面喷肥,有助于加强光合作用,加快木质化进程,防止主干弯曲;总Z要想培育合格的国槐苗木,关键要掌握3点:%1及吋截干、换头;%1避免过度修枝;%1保持合理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