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ID:53559384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1页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2页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3页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4页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张莉君张争昌(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陕西710003)(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陕西710003)【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75,采用常规不分期针刺)和研究组(n=75,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式),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V0.05);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3%,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

2、7.3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治疗;不同针灸方式【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60-02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也被称之为腰突症,腰腿痛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首发症状则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腰突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病情发展至严重时期,不仅患者需要承受剧烈的疼痛,其日常活动亦会受到严重限制,降低牛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及社会也造成较大的影响

3、。但选择何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带有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者;②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③免疫功能紊乱或者遗传基因明显异常者;④严重肝、肾、心等功能不全者。其中男85例,女65例,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0.6±7.5)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5.3±1.5)年。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

4、75)和研究组(75),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并不显箸(P>0.05),可予以对比。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不分期针刺,根据患者病症虚实情况选择补泻手法,常规针刺得气,待电针治疗得气之后,再采用频率为4Hz的小松998SX型电针仪连续波为患者进行30min针灸,这期间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起针之后采用艾盒灸进行治疗。研究组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式。①发病10d内第一阶段治疗:主穴选择腰突节段及其上部以及下节段两侧华佗脊穴,同时在患肢、腰部等进行辅助取穴。取腰部患侧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腰阳关等穴位。具体针刺方法:常规针刺得气之后,采用

5、导气法弱刺激上述腰部患侧穴位,然后留针;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对其他穴位刺激1分钟,得其之后选择与参照组治相同方法治疗。完成针刺之后取患者俯卧位,在患椎之上放置艾盒,以患者舒适最为适宜,每天1次,连续治疗10天。②治疗10d后第二阶段治疗:对环跳、秩边、委中、三阴等穴位进行针刺,同时对神经干进行刺激,待患者下肢出现触电感2次后操作者微提针,强刺激余穴,将肌肉抽动作为标准,然后给予上述电针治疗,最后给予艾盒灸治疗。1.3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后,采用JOA评分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障碍大。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⑵对

6、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治愈:患者完成治疗后,自觉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可恢复正常工作;显效:患者完成治疗后,自觉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在50°-70°范围内,可基木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患者完成治疗后,自觉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盲腿抬高试验在30°-45°范围内,活动有所限制,可从事少量工作;无效:患者完成治疗后,未见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变,甚至病情不断加重。1.4统计学分析运用版木为SPSS20.0统计学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

7、率(%)表示,将P<0.05作为显著性检验的基木参照标准。2结果2.1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情况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V0.05),详细数据见表K表1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情况(,分)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753.92±1.2414.82±4.74研究组754.46±1.9724.44±4.36t值2.009013.3422P值>0.05P<0.052.2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3%,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

8、.3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详细数据见表2。表2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