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徐昭东教授.pdf

怀念徐昭东教授.pdf

ID:53575108

大小:20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9

怀念徐昭东教授.pdf_第1页
怀念徐昭东教授.pdf_第2页
怀念徐昭东教授.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怀念徐昭东教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一怀念徐昭东教授孔宪明(石油大学重质油研究所,山东东营257061)40多年来,中国改性沥青材料的应用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与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呕心沥血的努力分不开,正是这些人无私的奉献,使我国改性沥青技术水平得以立足于世界先进行列。徐昭东教授当属其中之翘楚。人一生的际遇有时真是不可逆料。为社会潮流所裹挟,有如江浪中翻飞的沙粒,偶然因素决定人生去向的情况屡见不鲜。1968年夏天,最高领袖发出最高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大家学此指示,终于明白

2、了一个问题:原来,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大学生的来源不是高中生,而是工人、农民和军人。对此,当年一定不少人有腹诽,不过没有人敢说出口。次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1969年10月,徐昭东教授所在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南迁至湖南常德,家具、设备、图书损失不赀。常德无法办学,1971年7月,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搬至湖北武汉与同属建工部的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更名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徐教授夫妇便如长江江水中的两粒沙子,颠簸着进入了武汉。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在武昌马房山,据传为当年关云长养马的地方,此处地名有谶,将出千里马。然而两校舍、L;I、\!l、石\!.、扮、.

3、.、\I.、-、-、、!分、、-蛤呀.、、1蠕;、\t.、\II、.、\I.、、_(二)1992年左右,在协会有关同志的配合下,首次进行了防水材料生产情况全国问卷调研,根据反馈的数据,加以估算,推出全国主要防水材料的具体产量,编写的调研报告颇受好评,尔后化学建材和橡胶工业部门多次邀请我去他们举办的技术交流会上作报告,还参加过一次EPDM原材料是否立项的论证会。(三)1998年参加建设部下达的《我国化学建材生产和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的软课题,主笔防水材料部分,受到全国化学建材领导小组及建设部审查专家的好评,于1999年获建设部授予的“化学建材先进工作者”称号。离休后近十

4、年,还能获得如此高的褒奖,也算是对我长期从事防水工作的一种肯定。年近八十时,体力明显下降,加上早年运动过度,膝盖得了无法治愈的关节炎,日渐严重,活动不便,无法工作了,逐渐淡出防水事业,只能在家颐养天年。但凡协会有事要我做,我也总是尽我所能地去做好,发挥一点余热。例如去年,根据朱冬青理事长的要求,我和陈燕同志负责校对协会同志主笔翻译的(~2011国际屋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共20万字。今年,当我在报纸上看到我国建筑渗漏严重的报道后,思考了很多,撰写了一篇《治理当前建筑严重渗漏和提高防水质量的政策性建议》,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群众来信,提交住建部和防水协会领

5、导。这是我多年从事防水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希望对我国今后建筑防水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回顾起来,我的后半生都是在为防水事业而工作,我对贡献过力量的防水杂志和防水协会也充满了感情,在庆祝杂志创刊和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杂志愈办愈好,协会工作更加有成效,共同推动我国的建筑防水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使我国早日实现跻身于世界防水先进国家之林的目标。我与防水30年并之时缺教材少设备,筹建一个专业教研室,若无筚路蓝缕的坚韧,若无师生一心的团结,断无成就。徐教授夫妇毕业于同济大学,其治学以无机建材为主。来武汉后,徐先生转而研究有机建筑防水材料,先生这么一转身

6、就是一辈子了。转行两年,先生奔走联络,得湖北省科委、省建材局支持,与教研室同行筹建了有机建材研究与生产车间,当时以钙塑材料为主。彼时,高校的教学工作开展得相对缓慢。文化被大革命,城市中学少年皆被驱赶入山泽乡村,家长孩子,不敢不从。中学不招生何来高中生?于是由乡村招募知青返城、由军队派遣军人入学、由工厂企业挑选工人入学,就顺理成章了。就这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我从先生学。进校的第二年,我们在先生指挥下,于教研室旁又加盖了一个有机建材研究室,由学生吊装屋顶、安装设备,无需请施工队。至此,研究工作初具平台。先生讲课不多,其所讲《试验设计》课程当年亦无教材,只好参考周华章的

7、Cr--~技术应用数理统计学》和中科院数学所编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教与学皆颇具难度,然先生备课认真细致,讲课深入浅出,其效果为所有师生赞誉。湖北的有机建筑防水材料企业当年以武汉油毡厂为龙头,从马房山到武汉油毡厂要过长江和汉水,斜穿武汉市。研究防水材料不去武汉油毡厂是不可能的,先生有时在油毡厂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不常回家。油毡厂生产环境与现在不可比,滑石粉撒布是开放式的,200摄氏度的沥青挥发的烟气裹挟着粉尘洋溢在车间,到了夏天闷热、污染可以想见。当年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如今思之也常动容。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完成了许多针对沥青油毡生产和检测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