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

ID:5357802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_第1页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_第2页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_第3页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酶循环法及其在酶法分析中的应用杨昌国,许叶(宁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关键词:酶法分析;酶循环法中图分类号:R461.1文献标识码:A由于酶法测定的特异性好,检测简便,反应温和,无污染,且灵敏度较高(10~100umol/L),已能满足体液中大部分物质的测定,因此在临床化学测定中已广为应用。随着临床化学的发展,体液中某些微量物质的准确测定逐渐显得重要。酶循环法是利用酶的底物特异性来放大靶物质(被测物)的测定方法。此法仅循环靶物质,减少了样品中存在的其它物质对测定的干扰,因此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或

2、队靶物质的提取,而且该法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测定技术。日本旭化成(AsahiChemical)公司发展了这一技术,笔者参考旭化成公司的有关资料,将这一技术介绍给国内的同行。1酶循环法的原理物质A在酶a和底物a(Sa)的存在下转化为物质B,同时生成产物a(Pa);这物质B又在酶b(Eb)和底物b(Sb)的存在下转化为物质A,同时生成产物b(Pb)。上述反应每循环一次,将消耗与物质A等量的Sa和Sb,同时生成等当量的Pa和Pb。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循环反应的次数亦就是Sa和Sb消耗或Pa和Pb生成相当于物质

3、A(或物质B)的倍数,通过检测Sa或Sb的减少或Pa或Pb的生成就可以提供检测物质A(或物质B)的n倍灵敏度。见图1。底物a(Sa)产物a(Pa)Ka循环Kb酶a(Ea)物质A物质B酶b(Eb)产物b(Pb)底物b(Sb)图1酶循环法原理1.1条件1.1.1物质A和B的浓度与酶a和酶b对底物Sa和Sb的Km值相比较,应相当小,即[A]或[B]《KmSa(或KmSa)。1.1.2酶a和酶b对底物Sa和Sb的Km值应相当小,对底物应有高亲和力。1.2原理米氏方程v=V•[S]/([S]+Km),v=K•[S],(K=V

4、/Km)。当t=0、[A]=[A0]、[B]=0时,[A]+[BA0];当t≥0并假设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那么,Ea的速度是Vb=Kb[A]。Eb的速度是Vb=Kb[B]。在平衡状态时,va=vb因此,[A]:[B]=Kb:Ka。循环反应速度vc=va=vb(固定的),假设vc=Kc[A0](Kc=循环速率常数),那么从Kc=Ka•Kb/(Ka+Kb)推导,如果Ka+Kb=常数,当Ka=Kb时,Kc是最大的。1.3测定灵敏度。2酶循环反应的灵敏度可通过产物的循环常数(Kc)和反应时间(t)来确定;Kc又可通过两种酶

5、的量来确定;酶量又取决于酶的特异活性和Km值,循环反应是在相同的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等)下进行,两种酶的反应常数亦相同(由于Va/Kma=Vb/Kmb,因此Kc=Ka=Kb)。既然循环反应的灵敏度可通过Kc×t(min)来确定,故可用调整加入酶量或反应时间来随意控制。选择Km小的酶,用较小的酶就能得到较高的灵敏度。3循环反应的类型按反应中使用的酶可分四种类型:1.1方法A底物循环,氧化酶和脱氢酶系统。氧化酶对靶物质氧化,脱氢酶又把氧化态的靶物质转化成还原态。靶物质和它的氧化产物作为底物被循环,速率可达50~300

6、次/分。举例:溶血卵磷脂(lysolrcithin)(又称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是磷脂的一种,它随氧化型LDL和β-VLDL水平增高而增高,后两者已确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测定原理见图2。预处理反应:测定反应:(1)(2)DAOS4-AAP(3)DAOS(比色测定)O2H2O2醌亚胺循环GPOG3PDHAPG3PDHNADNADH12α-HSD胆碱酮类胆酸GO:甘油氧化酶LYPL:溶血磷脂酶GPC:甘油磷脂酰胆碱GPCP:磷酸二酯酶G3P:3-磷酸甘油GPO:

7、甘油磷酸氧化酶DHAP:磷酸二羟丙酮G3PDH:3-磷酸甘油脱氢酶12α-HSD:12α-羟类固醇脱氢酶DAOS: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5-二甲氧苯胺图2溶血卵磷脂酶循环法原理1.2方法B底物循环,脱氢酶和辅酶系统。靶物质和它的氧化产物作为底物被循环,仅用一种酶和两种辅酶(巯基NAD和NADH)。在410nm测定巯基NADH的增高速率,循环速率约100次/分。举例:胆汁酸测定,原理见图3。巯基-NAD巯基-NADH(415nm测定)循环3α-HSD胆汁酸酮类胆汁酸3α-HSDNADNADH3α

8、-HSD: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图3胆汁酸酶循环法测定原理1.1方法C辅酶循环,双脱氢酶系统。靶物质被转化为辅酶(NAD),使用两种脱氢酶使NAD-NADH间循环。本系统灵敏度很高,循环速率至少可达1000次/分。举例:NH3测定,原理见图4。NH3三磷酸腺苷+脱氨-NAD单磷酸腺苷+PPiD-葡萄糖NAD甲月簪染料(比色测定)葡萄糖脱氢酶循环黄递酶D-葡萄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